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风格,同时也被称为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早期,发展于六七十年代。心理学家威特金从上世纪40年代末开始相继设计了棒框测验,转屋测验,身体顺应测验,镶嵌图形测验等测验工具,为认知风格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此后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投身于对认知风格的研究。认知风格种类繁多,在研究领域中经常出现的有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审慎型-冲动型认知风格、同时性-继时性认知风格以及求同思维-求异思维认知风格等。本研究主要是在新世纪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探讨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以期能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把握和引导好学生的认知风格,以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本研究总结并讨论了前人对认知风格的研究,介绍了认知风格的发展过程及前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了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取了镶嵌图形测验和英语能力测试两种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选定了吉林大学汽车学院60名学生和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6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拥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英语能力,平均年龄为21.2岁。本研究从2012年9月开始到2013年1月结束,共16个教学周。首先本研究先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根据心理学家威特金设计的镶嵌图形测验而编写的测验试题对120名研究对象进行测验,从而确定场独立和场依存的研究对象。然后在学期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对这两种认知风格的学生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与研究对象进行交流。同时在学期末根据已确定的场独立场/依存研究对象进行英语能力测验。此测验采用的是与英语三级测验同等难度的考试题,通过测验判断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对于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影响。通过对测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场独立的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和听力理解方面的能力比场依存的学生好。而场依存的学生在口语和写作方面比场独立学生做的更好。换言之,场独立的学生更擅长于语言的输入而场依存的学生更擅长语言的输出。通过研究作者得到了相关的教学启示。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不同的认知风格对语言学习所产生的影响。第二,因材施教,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重点,对他们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认知优势。第三,灵活运用多方面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本次研究只是对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的一次尝试性研究,作者希望此次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能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