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公益捐赠对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势必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面对目前日益严峻的贫富分化现象,充分利用企业公益捐赠,可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当前,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和不同阶层之间。产生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于市场作为主导的初次分配以追求效率为目标,生产要素的占有不同,收入也就不同。由此收入差距本身就是市场分配的必然结果。同时在我国的政府再分配过程中,由于财力约束和制度设计的缺陷,使得我国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针对上述状况,以公益慈善为主要手段的第三次分配可以通过对低收入群体资本和技术要素的补给,提高他们获得高收入的能力,同时通过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财富转移,弥补我国税收在调节收入差距中的有限作用。 公益捐赠不仅仅是一种道义行为,它还涉及到捐赠主体的利益关系,公益捐赠应属于道德和法律所共同约束的行为。而目前,我国尚未有完整的法律规范来调整这一社会关系,理论界也很少有人去涉足这一领域。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公益捐赠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并产生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严重影响并制约了公益捐赠活动的健康发展。不少人认为,限制我国企业公益捐赠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税收优惠问题,所以政府相继出台了对二十余家基金会和众多领域捐赠税收全免的政策,但是人们并没有看到由此而出现企业公益捐赠迅速增长的现实。实际上,我认为影响我国企业公益捐赠的主要症结是现今公益组织的“行政”性质。这便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动机。为了本文的研究,我收集了一些相关案例。但是经过仔细的阅读,发现许多案件的介绍过于简单,于是只从中挑选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资料相对丰富的“中国第一慈善大使”失踪之谜案引导全文。 本文共分为五部分,主要内容提要如下: 第一部分是绪论。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概况及主要研究内容进行阐述,以期对本文的写作思路有大致的了解。 第二部分是通过对企业公益捐赠的概述,逐步了解其内涵、特点及法律性质,以期加深对企业公益捐赠行为的认识。 第三部分是通过对美国相关慈善捐赠实践及经验的描述,引出对我国公益捐赠现状的分析,以期深入了解我国与他国慈善总体状况的差异及我国公益捐赠事业存在的种种弊端。这也与针对企业公益捐赠失信现象的阐述相切合。 第四部分是通过对造成企业公益捐赠失信现象的原因分析,将其作为契机以期寻求能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部分是通过对各项立法建议的阐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公益捐赠失信现象的频繁发生,并以此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发挥一些启示作用。 由文章结语可以概括出:企业公益捐赠失信虽是一种特殊现象,但其涉及的领域却十分广泛。法律在此问题的解决方面还应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