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夷山风景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旅游业是武夷山市的支柱产业,马尾松是武夷山市林产化工、制造纸浆、松香、人造板等林产工业的最主要原料,风景区及其周围以马尾松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大,在武夷山市的经济建设和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武夷山风景区马尾松林的主要有害生物进行监测,将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旅游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萧氏松茎象Hylobitelus xiaoi是一种新的危险性害虫,1988年在江西吉安地区武功山林场首次发现,对湿地松危害最大,马尾松其次,目前,对萧氏松茎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和以湿地松为寄主方面,对于在其马尾松林中的发生研究较少,而对于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和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的研究相对较多,这对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其在景区特定的生态环境下的发生发展以及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及其结构间的关系的研究和报道较少,同时,对于新的危险性害虫萧氏松茎象的地理统计学的研究尚无报道,因此,本研究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探讨武夷山风景区马尾松林主要害虫的发生与分布、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及其结构上的关系以及萧氏松茎象幼虫的空间地理统计学。现在将主要研究结果摘要如下: 1.林间调查表明,萧氏松茎象在武夷山风景区水帘、大红袍、大王亭、一曲附近以及一线天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分析表明,萧氏松茎象的发生与坡位、马尾松的胸径、地被物覆盖率以及40a生以下的松树之间有很大关系,不同的坡位间马尾松林的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坡受害最重,下坡受害程度最轻,胸径在21~60cm之间的松树和40a生以下的松树与萧氏松茎象幼虫虫口密度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 2.采用林间调查和FJ-Ma-03型引诱剂诱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松墨天牛在武夷山风景区的发生与分布,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武夷山风景区主要是零星分布,多集中发生为害单株濒死或枯死松树上以及被马尾松毛虫为害后的局部林分,总体虫口密度较低,成虫在风景区一年有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和6月下旬到7月中旬,两次高峰期诱捕到的成虫占总诱捕量(125头)的90.4%;诱捕结果还表明,武夷山风景区一般海拔高程在300~400m之间,在低海拔地理条件下松墨天牛均有发生,受海拔高程的影响不显著;松墨天牛成虫捕获量与气压、温度、最高与最低温差、相对湿度以及降水等5个气象因子之间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3.采用林间调查和频振式杀虫灯诱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马尾松毛虫在武夷山风景区的发生与分布,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在武夷山风景区经2004年飞防后已基本得到控制,但马尾松毛虫具有周期性爆发的特点,长期监测其发生发展对早期防治、降低灾害有着重要意义。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监测马尾松毛虫,共诱集到9目40科26112号标本,其中马尾松毛虫成虫数量为73头,诱捕昆虫鞘翅目(11科)占所有诱捕昆虫总科数的27.5%,鳞翅目个体数量最多,为23291头,占所有诱捕昆虫数量的89.2%。 4.调查了马尾松林节肢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共采集到标本7820号,分别隶属于2纲、17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