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骆驼泉金矿床位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造山亚带,柴达木准地台北缘残山断褶带西赛什腾山复向斜南翼。通过对野骆驼泉地区地球化学异常分布情况的综合分析,发现Au、Co元素在该区的异常值挺高,Au、Co等高温元素在研究区内成矿潜力巨大,在该研究区已取得的地质资料反映, Au、Co主要赋存于褐铁矿化石英斑岩及褐铁矿化石英岩中。此两种岩性明显存在于蚀变带中。但研究区风积沙覆盖较厚,地表仅出露千枚岩,因此找到蚀变带是工作中的重点。在地质手段受限的情况下,物探在该地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得以凸显。激发极化法为今后的地质工作提供了方向与依据。在研究区中,通过时间域激发极化法,解决了因地理地质条件制约,地质及化探手段无法解决的物探。通过物探手段,成功的圈定了金矿脉,并了解了矿体的产状、走向。为后续的钻探验证提供了有利的依据,最终提交了较具规模的金、钴矿山一处。笔者以“青海省野骆驼泉金、钴矿预查”项目为依托,在对野骆驼泉地区的特殊地理条件和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蚀变带型金矿赋存岩性的差异,通过物探手段总结成矿规律,圈定找矿靶区,指导找矿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论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针对野骆驼泉金矿用时间域激发极化法进行了金矿找矿方法研究,取得良好效果。2、通过对区域内的岩性电性差异研究,提出电法手段有利于成矿异常的圈定。3、利用电法穿透性强、勘探深度大的特点对第四系覆盖区金矿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隐伏区的找矿方法。就该矿区内通过物探手段寻找Au、Co矿体的赋存矿段进行了总结分析。通过一年的工作,结合物探及地质资料,通过分析研究,圈定了8条隐伏矿体(蚀变带),为研究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