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内皮屏障是维持血液和组织中营养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由屏障破坏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病理变化之一,脓毒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病理改变增加了血管通透性。目前,血管通透性改变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有很多猜想,主要内容如下:血液中白细胞的渗漏,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的损伤,血管中的压力,血流速度和剪切应力,以及有效的过滤压力和淋巴循环障碍等。对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症状进行治疗是主要临床任务之一,因此新型的治疗和药物对血管通透性增加患者的治疗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盐酸氨溴索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化痰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气管腺体和纤毛运动的分泌降低了痰液的粘度,使其易于咳嗽排出。目前,它广泛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新生儿和早产儿的肺部疾病,以及预防老年患者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有研究称,盐酸氨溴索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并且对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盐酸氨溴索是否通过改变肺脏的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从而引起液体外渗的减少来发挥对肺脏的保护作用,目前尚未报道。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几种不同病理情况下的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状态;探究盐酸氨溴索对几种诱导血管通透性增加状态的保护作用;为盐酸氨溴索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一些新的参考。方法:使用两种动物模型来进行这一研究任务:一、在小鼠耳廓皮肤炎症模型中,通过用二甲苯涂抹小鼠的耳廓皮肤来建立小鼠耳廓炎症模型。将小鼠分为两组,第一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第二组(盐酸氨溴索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盐酸氨溴索溶液,然后检测来自鼠耳Evans Blue的渗出量。二、在脓毒症的小鼠模型中,结扎小鼠的盲肠并在末端进行穿刺在小鼠体内建立脓毒症模型。将小鼠分为三组,第一组(空白对照组),第二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第三组(盐酸氨溴索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盐酸氨溴索组的小鼠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和盐酸氨溴索溶液。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蛋白质浓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数量,肺脏的干湿重量比,血清中IL-1β的含量,血清中IL-6的含量,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一、在小鼠耳廓皮肤炎症模型中,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盐酸氨溴索组小鼠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大体照片观察可发现:经过盐酸氨溴索注射过的小鼠的耳廓Evans Blue的渗出量远远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小鼠的耳廓Evans Blue渗出量。通过耳廓组织的灰度值测算显示,盐酸氨溴索组的小鼠左右耳廓灰度值的差值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2)。通过耳廓组织研磨后OD值的计算显示,盐酸氨溴索组的小鼠耳廓组织OD值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小鼠耳廓组织OD值(P=0.002)。二、在脓毒症小鼠的模型中,盐酸氨溴索的注射也大大降低了小鼠的炎性渗出,在HE染色的小鼠肺脏的病理切片中可以明显观察到盐酸氨溴索组的小鼠肺脏组织结构更加完整并且炎症细胞数较少,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小鼠肺脏组织结构破坏较多并且充斥着较多的炎症细胞。测两组脓毒症模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蛋白,算出其蛋白浓度,盐酸氨溴索组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比起生理盐水对照组含有较少的蛋白(P=0.015),并且含有较少的细胞数(P=0.04)。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可以发现经过盐酸氨溴索注射的小鼠血清中含有较少的炎症因子:IL6(P=0.04),IL-1β(P=0.025)。通过计算小鼠肺脏的干湿比重可发现盐酸氨溴索组的小鼠肺脏比起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小鼠肺脏含有更少的液体渗出(P=0.017)。并且盐酸氨溴索组的小鼠死亡数目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1、耳廓皮肤炎症模型小鼠在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的时候会减少其局部炎症的渗出,提示应用盐酸氨溴索可能缩小炎症部位的血管内皮间隙,减少液体的渗出。2、脓毒症模型小鼠在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的时候会减少炎症因子的渗出以及减少蛋白质和液体的渗出,提示在注射盐酸氨溴索可能对脓毒症时血管内皮的间隙有着保护性作用。3、脓毒症模型小鼠在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后死亡率降低,提示盐酸氨溴索的注射可能会影响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