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中心战的CISR系统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f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21 世纪初战场形态表现出非线式远距离大纵深作战的非线性特性和高度的不确定性,形成了高技术条件下局部联合作战的基本战争形态。与之相应的整个作战系统从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过渡,即通过集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为一体的C4ISR 系统,把广泛分散的、多种多样的兵力联接成一个信息网络,形成“战斗力的倍增器”。 本文将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指挥理论、网络中心战、C4ISR 网络系统与系统工程相结合,在综述了国内外对联合作战C4ISR 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以网络中心战下联合作战C4ISR 系统中作战任务空间、武器交互网络、信息网络、指挥网络为背景,研究了任务分配、信息分配、决策群组以及复杂网络的关联与设计等问题。 本文分析了以平台为中心的作战系统认知模型(比如OODA 模型、M-OODA 模型和CECA 模型)、网络中心战概念框架,分析了以网络为中心的作战系统的信息优先参考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在网络中心战条件下联合作战C4ISR 系统的认知模型。以往对C4ISR 系统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其基本组成以及平台与平台之间的交互能力上,而忽略了C4ISR 系统在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的网络化特性。因此本文所提出的认知模型具体描述了组成C4ISR 系统网络的传感器网络、武器交战网络与指挥控制网络的构成框架,以及与作战环境任务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为C4ISR 系统的建模与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理论基础。 在平台中心战中,各种平台通过合同作战方式进行任务分配,任务分配所需资源是以平台为基本单位的。但是在网络中心战中,由C4ISR 系统构成了武器交战网络,此时任务分配表现出以分散的平台武器系统为基本作战资源单位的新特点。本文在分析了作战任务空间、交战武器网络模型、任务分配模型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以武器系统为作战资源单位而构成交战网络条件下的任务分配问题,建立了C4ISR系统中武器交战网络的任务分配模型以及优化算法,优化了武器交战网络的任务-作战平台之间的任务时序安排、任务-平台分配、平台-平台组合以及任务分配调整,有效地协调了分散配置的平台武器系统而实现了网络化的“集中兵力”。该问题的研究可以为网络中心战条件下C4ISR 系统的任务分配提供理论上的参考解决方案。 网络中心战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网络,由C4ISR 系统互相连接的探测网络、交战网络和通信网络组成。为了完成一个作战任务,C4ISR 系统的信息网络会探测、处理大量的信息。然而武器作战平台的信息观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指挥处理能力和执行能力是有限的,本文在网络中心战条件下联合作战C4ISR 系统的认知模型框架下,给出了作战平台的信息节点模型、信息网络的信息流平衡约束方程以及信息网络的损失和增益模型,建立了C4ISR 系统信息网络的信息分配模型以及优化算法,为优化作战过程中的信息分配以获取最大信息网络增益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法。 在一个大规模的联合作战系统中,C4ISR 系统的指挥网由大量具有决策能力的作战平台构成。如果所有信息都由其中一个决策者来处理,这将大大的超越该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而且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汇集处理可能会滞后、丢失而导致不确定或不正确,信息的质量也会随着时间改变,甚至会产生错误。本文在分析了C4ISR系统中指挥网络的决策群组、联合作战指挥系统的不同作战指挥方式的基础上,建立了联合作战C4ISR 系统中决策群组划分的优化模型和算法。通过优化形成决策群组,在决策群组中的决策者就可以集中处理与他们相关的局部信息,提供高质量和充分数量的信息共享与协作的机会,减少因“信息超载”而导致的决策延迟,甚至根本无法决策的问题。 网络中心战通过C4ISR 系统的网络互联,构成了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复杂网络的存在使得作战平台间的相互作用成为信息的“倍增器”。本文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基于WS 模型的C4ISR 系统的网络复杂性以及C4ISR 系统的复杂网络优化设计。在WS 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网络中心战的网络信息共享评价指标,对C4ISR系统的网络信息连接收益、信息连接成本以及网络增益进行了定义,提出了一种基于WS 模型的C4ISR 系统的复杂网络连接优化模型,为C4ISR 系统复杂网络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通过本文研究,尤其是对网络中心战条件下的C4ISR 系统的网络化整体性能优化的深入探讨,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发掘了网络中心战中的一些新问题及其研究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中国儿童剧场研究还处于发展初期,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基础理论非常匮乏,核心概念界定不明,研究工具和方法有待完善。本论文致力于儿童剧场的基础理论研究,发现并提出理论发展所迫切要求的根本问题,回答理论前提,对儿童剧场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术语进行辨析,试图为儿童剧场的学科建设奠定基础,运用并指导于儿童剧场实践,促成儿童剧场的长远发展和广阔未来。  论文研究方法为理论研究,辅以描述、实例研究。创新点如下:
学位
本文将说话人对句子命题的认识判断(epistemic judgement)纳入语气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具有跨语言的普适性的语气系统的层级观点,揭示了汉语语气系统的层级构造、以及两个语气子范畴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汉语语言事实,建立起现代汉语认识判断体系。并针对认识判断体系的三个不同层次,进行了专章讨论。讨论的子题包括:1)疑问句中的认识判断,涉及认识判断体系的第一层次;2)汉语无标陈述句与现
学位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theory of Prototype Category),Talmy(2000)的概念结构理论(theory of Concept Structuring),认知语言学的隐喻(metaphor)、转喻(metonymy)、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等相关理论,布拉格学派的传统标记理论(theory of Markedness)和沈家煊(1999)的新标
学位
本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趣味教学的理论起源做出论述,同时指出趣味教学的心理学、教育学和语言学理论基础,分析趣味教学的研究现状,指明本文以文献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和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希望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课堂资料能够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也希望这种课堂实证记录、分析与研究能够对针对东盟留学生进行的汉语国际教育提供借鉴。同时,这一部分论述了趣味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分析了
学位
语言不仅是人类交际和思维的重要工具,更是反映社会现象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系统中最具活力、最富动态的词汇系统承担着主要的表情达意的任务,是最敏感、最活跃的部分,在社会发展变化的同时,词汇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自己,将时代变化的烙印反映到自己身上,于是新词语就届时出现了。对新词语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汉语词汇系统的变化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动态,有利于我们对规范汉语词汇提出建
学位
本文是对曹雪芹著、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文本中言语行为修辞观的研究,以贺又宁编著的《修辞学:言语行为之视野》中有关言语行为规律、言语行为原则、言语手段的理论为依据,探索言语行为规律、言语行为原则、言语手段在《红楼梦》文本中具体的表现以及阐述这些言语行为所要达到的言语目的。  第一部分是绪言,从目前学术界对《红楼梦》言语修辞的研究、可具研究空间和当前对“言语行为修辞观”的研究为基础陈述论文的选题缘由
谭恩美作为美籍华裔女性作家代表之一,在美国华裔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她善于以母女矛盾关系为主题,透过此来探讨双重文化影响下女性如何实现自我价值。谭恩美的作品屡次成为畅销书目,一方面显示了其作品的流行性,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研究者对其小说的关注。  虽然对谭恩美小说的研究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角度,但本文将以《喜福会》、《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为主要的分析对象,以相关叙事学理论为支撑,着重对其小
学位
傅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被当时的人称之为“学海”。他不仅涉猎经、史、子、集,还擅长书画、医术、拳法等等,并且在很多方面成就颇丰。他的子学研究在中国学术史和思想史上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荀子》研究便是其中的代表。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傅山的《荀子》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细致地考究。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现
学位
在交流(AC)/直流(DC)变换领域,为了减小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并满足相关的谐波标准,必须采用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技术。PFC变换器可以采用多种拓扑结构与控制技术,其中,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DCM)BoostPFC变换器因具有开关管对地驱动、控制相对简单、开关管零电流开通和二极管无反向恢复等优
学位
负膨胀材料在开发具有低膨胀或零膨胀的复合材料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钨酸锆陶瓷是十分优良的各向同性负膨胀材料,不仅有着大的负热膨胀系数,还有着宽的温度响应区间(0.3-1050 K),因此成为现在研究的热点。可是到目前为止,ZrWO的合成方法不是过程繁琐,就是对工艺要求苛刻,它们都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因此迫切需求开发一种新的合成方法。本文采用高能CO激光器首次成功的合成了钨酸锆陶瓷,这是一种十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