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有大量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作支撑。然而,中国当今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和新型工业化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表现在本科层次工科人才“工程性”与“创新性”缺失等问题,培养大批面向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科本科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是高等工程教育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去面对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其实质就是要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工程教育中的工程素质,就是把握工程意义、集结工程资源、执行工程项目、解决工程问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总和,其内涵比一般而言的素质教育内涵更加广泛,不仅包括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平衡,还包括工程类大学生在技术性素质与非技术性素质发展中的均衡问题。构建“工程素质冰山模型”和“胜任力应然构成”,把工程素质分为显露和隐藏两个部分,界定工程胜任力为工科学生完成某项工程任务所需具备的综合能力构成,也就是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当前我国工科本科生工程素质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来源于三个层面。高校层面:人才培养体系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教资队伍缺乏工程背景、工程伦理和引导教育缺失、工程教育与工程实际脱节;学生层面:进校生源质量下降、学习目标不明确、自主学习意识不足;社会层面:传统观念影响、经费投入不足、创新氛围不足。需要引入美国“大工程观”的培养理念,通过构建“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培养体系。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实行“导师制”和“高工导师制”相结合,促进多元化产学研合作等有效举措,切实增强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渐进式培养方法,鼓励学生做好自我规划、自我设计、自我学习。改善工程素质持续提升的宏观环境,关注工程人才继续教育问题,建立有助于工程科技人才自我发展的激励机制等有效举措,对提升工科本科生的工程素质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