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和降低城市生态安全的不利因素是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两个重要目标,但现实状况却不尽人意。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向前推进,而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不断恶化,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的良性循环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涉及多种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公众素质、地缘环境等,而城市生态安全状况同时也是企业、政府环境监管部门、城市居民和社会公众等多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复杂性不言而喻。因此,对城市生态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本文在生态安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进行优化,提出扩展式 PSR评价模型,并对镇江城市生态安全实际情况展开调研与分析,构建了镇江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梳理与专家咨询,将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划分为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不安全、极不安全等五个评价级别并确定相应标准值,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计算得出镇江市2001——2015年的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接下来,构建了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镇江市未来五年生态安全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以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为工具,进行BP神经网络的构建并最终得到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扩展式 PSR评价模型可以很好的对研究对象的城市生态水平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镇江市经济结构还没有从高污染、高耗能的发展方式中转变过来,传统工业企业如电力、化工,机械等仍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而长期存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城市生态安全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镇江城市生态安全状况呈现逐步改善的趋势,但考虑到整个长三角城市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式等诸多问题,镇江市的城市生态安全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对镇江城市生态安全的评价和预测研究可以为城市生态安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为镇江及相关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依据,为城市管理者和决策制定者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