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规则实质上探讨的是货币政策操作原则,与相机抉择的审时度势不同,其注重于事先确定对特定货币政策工具的定量性操作以实现货币政策调控。一般来说,金融市场的短期波动大都来自市场预期的影响,而规则性的货币政策操作有利于锚定市场预期,避免由于市场预期紊乱导致的金融市场波动。同时,管理和引导好市场预期,使微观主体的市场预期和宏观政策目标趋向一致,能够使货币政策规则发挥更好的调控效果。经过二十余年的市场化金融改革和货币政策调控模式转型,我国已初步具备货币政策规则发挥作用的条件。在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货币政策道路,构建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过程中,对于货币政策规则的中国模式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货币政策规则的中国模式研究,核心在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指导中国的实践、解决中国的问题。即在吸收国内外货币政策规则学术思想及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货币政策规则中国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以中国的货币政策、金融市场、经济主体、结构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预期管理现状,分析货币政策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条件,进而从实证意义和规范意义上确定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形式,即解决中国的货币政策规则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最后,本文从结构化视角及方法研究我国货币政策规则的结构问题制约,总结国外的货币政策规则实践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而探讨提升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调控效果的现实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首先,本文从交易方程式、实际货币余额的视角验证了货币政策数量规则和价格规则的等价关系。同时,从基础货币的视角分析,发现“量价”矛盾的背后亦是货币政策数量规则和价格规则等价关系的体现。进而构建带有时变参数的滞后性货币政策规则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和数量政策逐渐由“相机抉择型”向“规则型”转变,货币政策的规则性越发明显。但单一的价格规则或数量规则都不足以解释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而混合规则更好的拟合了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实现通胀和产出的稳定。(2)通过比较三种货币政策规则在风险冲击、储蓄溢价冲击、技术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下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响应情况,从而在规范意义上,选择最适合调控中国经济的货币政策规则。从实证的结果来看:在价格规则下,经济遭受外部冲击后,通货膨胀和产出在较快时间即可回归稳态,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避免了冲击对经济的过度影响,这是混合规则和数量规则所不能达到的调控效果。同时,人民银行遵循价格规则,在风险和储蓄溢价冲击下能保持通货膨胀的波动幅度最小,在技术进步和货币政策冲击下能保持产出的波动幅度最小。因此,价格规则无疑是最优的货币政策规则。(3)结构化矛盾是当前制约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调控效果及规则转型的重要因素。在信贷市场上,经济结构的扭曲引发信贷市场的失衡,进而在金融加速器机制下,导致“产业空心化”迹象出现,制约了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调控效果。从货币市场上看,在软预算约束下,言行一致的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规则操作,反而形成了货币供给持续增加—金融机构刚性货币需求不断上升的恶性循环,并导致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在债券市场上,制造业所获债券市场融资支持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显著失调。(4)强化货币政策规则发挥作用的条件是推动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破除结构问题制约、进而提升货币政策规则调控效果的基础。而推动货币政策规则向以利率为主的价格规则转型能够让完善的金融市场、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充分弹性的汇率机制及有效的预期管理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也能推动结构问题的解决,有着更好的调控效果。但要实现货币政策规则的转型,使货币政策规则充分发挥政策调控效果,还需破除结构问题制约。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建议:(1)推动形成足够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逐步强化DR007、LPR及国债收益率等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基准作用,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构建公开透明的现代货币政策预期管理机制,管理和引导公众形成货币政策规则操作合意的市场预期,强化货币政策规则发挥作用的条件。(2)持续突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减少对数量工具的依赖。改革完善利率调控与传导机制,建立起中国人民银行有效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的政策操作框架,引导公众对利率变动做出理性反应,推动货币政策规则向以利率为主的价格规则转型。(3)通过改革的方式除去经济扭曲部门的超额利润和政府隐性担保,抑制扭曲部门信贷需求的非理性扩张,妥善处置预算软约束问题,去除由预算软约束而形成的金融机构刚性货币需求,重构国民经济微观基础。同时,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破除制约货币政策规则调控效果的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