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感性需要理论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20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理性从原始的无意识状态分离出来,的确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然而,如果说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形而上学史,那么,很显然,传统哲学的对象就是形而上学,而这一哲学的根本任务也就在于为理性形而上学作辩护。无疑,在整个传统哲学中,人的理性方面得到了极度张扬。相比之下,人的感性意识、感性需要方面,在这个阶段则始终处在被打压、被围剿的地位,卑微地、且是“不见天日”地东躲西藏着。把人看作是一种“无感觉无情欲”的理性存在,渊源于柏拉图,确立于笛卡尔,完成于黑格尔。实际上,不管是在柏拉图、笛卡尔、黑格尔那里,还是在这一时期的其他哲学家那里,人的感性需要几乎像是人身上长出的一条多余的尾巴,一直让他们感到耻辱和累赘。在最好的境遇下,它们可能被视为人性中固有的某种“本能”,需要被理性加以规范和引导;而在坏的处境下,它们则被坚决地指证为“恶”的东西,被看作必须加以克服和铲除掉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在理性被视为人及世界的本质的哲学王国里,人的感性需要(感觉、激情、冲动、意志、欲望等)不可能有“合法性”地位。   在马克思那里,确乎有一场哲学革命,这场哲学革命是在存在论根基处发动的。当马克思把哲学的目光转到“人类世界”、“感性世界”、“生活世界”时,马克思也开始寻找解释人类“经验世界”的根据。“感性的活动”原则的提出,就是马克思寻得的用以解释“感性世界”或“生活世界”的根据。当马克思把“感性的活动”看作是人类世界的根据时,实际上马克思也就把自己的哲学对象看作是“感性的活动”,而这一哲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人、自然、社会和历史所是的秘密。   在以“感性的活动”原则为哲学的存在论原则中,人被视为一种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的存在物,一种感性的存在物。而“全部历史”则被看作“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只是在这样一种存在论的境域中,人的感性需要才终于打碎理性形而上学加于其上的枷锁,冲出由理性形而上学所严加看管的“牢笼”,徜徉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中。在马克思那里,当感性需要被看作是“对象性的本质在我身上的统治”、看作是“我的本质活动的感性爆发”、是“激情”和“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时,马克思不仅终结了整个传统哲学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而且也与一切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理解形成天壤之别。   与任何一种哲学理论一样,马克思哲学也是自己时代的产物。作为感性需要理论的马克思哲学理论,无疑是当今时代一切社会关系和矛盾的理论反映。透过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我们看到,这一理论不仅饱含着对当下人的异化现实(感性需要被异化为对各种形式的“拜物教”)的深刻批判,也蕴涵着对未来人类理想生存境界的殷切期盼,亦即对未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深深眷恋和审美关怀。   在由现代形而上学原则和资本原则主导的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对人和社会形成全面规制的今天,在人和自然、人和人有着深刻矛盾的当下,在“真实需要”被“虚假需要”重重遮蔽的情势下,重温马克思的关于人的感性需要理论,领会其精髓,对于自觉改变当代实践方式、实现人类自我拯救、塑造“有深刻感觉的人”和真正“富有的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如何理解教育,至关重要。教育牵动民族神经,它追求终极价值,充分表达时代精神,是伟大之事业。教育虔诚于绝对真理,它在尊重人的基础上教化培养,促使人的精神成长、发展、自我
本文旨在通过对《明夷待访录》中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梳理黄宗羲的经济伦理思想。通过分析其产生背景,追溯其思想渊源,探讨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使人们能够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
PCM/FM作为遥测体制标准被广泛采纳,多符号检测(MSD)技术利用连续相位信号内在的记忆性,能从根本上去除传统的限幅鉴频器中产生的Click噪声,而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是一种
小学师生关系是小学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和谐的小学师生关系有利于正处在成长时期的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小学师生关系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