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体育已逐步成为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和制度的颁布都体现了政府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日益重视,政府不仅从政策上支持,而且逐渐加大了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和保障力度。国家体育总局借奥运东风狠抓全民健身工作,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不断提高。在实施第二个《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新形势下,采取以试点工作带动全局的方式,2011年5月确定开展“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的工作,经过专家评审推荐,最终在2011年9月审核通过了北京东城区等全国20个城市为“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示范城市的创建不仅可以有效的发挥全民健身工作基础好的城市的引领作用,还可以“以点带面”的带动其他地区共同发展。同时,也是推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工作的新机制。本文从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确定的第一批“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中选取了北京东城区、上海杨浦区2个一线发达城市,河南南阳市、安徽铜陵市2个东部较发达城市和广西来宾市1个中西部欠发达城市,从组织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监督检查模式方面对各地创建示范城市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北京东城区和上海杨浦区以“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发展全民健身的模式;河南南阳市和安徽铜陵市以大型赛事拉动全民健身活动的模式发展全民健身的模式;广西来宾市以“三求”文化惠农工程为契机,自下而上的发展全民健身的模式。提出了加强政府重视,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扩大“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区)”的宣传,增加其影响力;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形成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将“体育生态化”理念贯彻于全民健身工作的各环节的政府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