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耳山地区萑香洼金矿床特征和成因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ikk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超大型矿集区(矿床)经济价值与战略意义巨大,对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和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其矿化富集机制成为当代成矿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典型矿床剖析是研究矿集区成矿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萑香洼矿床是我国第三大黄金产地(熊耳山矿集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金矿床。对其深入剖析将为正确认识熊耳山矿集区乃至华北板块周缘大型-超大型矿集区金矿化富集机制提供重要依据。因此,本论文对萑香洼金矿床开展了详细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了岩浆岩与成矿的关系,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型,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和成果。熊耳山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两个时间段:165-150 Ma和138-113 Ma;五丈山和花山岩体分别形成于160.7±0.6 Ma和127.2±1.0 Ma,分别是熊耳山地区晚侏罗-早白垩世岩早、晚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五丈岩岩体可能是太华群变质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形成时地壳厚度至少超过50 km;而花山岩体可能是太华群变质岩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和幔源岩浆发生混合作用的产物,形成时地壳厚度可能小于40 km。此外,区内晚侏罗-早白垩世第二期岩浆活动与金矿化密切相关,表明幔源岩浆的注入可能是熊耳山地区早白垩世金成矿事件的关键控制因素之一,同时表明该区晚侏罗-早白垩世第二期岩浆岩及相关金矿床可能形成于岩石圈减薄动力学背景下,且熊耳山地区岩石圈减薄事件可能发生于160-127 Ma之间。萑香洼金矿床主要由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石组成。这两类矿石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不同的流体与成矿物质来源。根据地质体穿插关系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将该矿床成矿过程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主要形成蚀变岩型矿石,而晚期主要形成石英脉型矿石。早期成矿流体以变质水为主,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区域还原性建造和太华群变质岩,流体中金可能主要以硫氢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水-岩反应可能是导致早期成矿流体中金沉淀的主要机制;而晚期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晚侏罗-早白垩世第二期岩浆系统,流体中金可能主要以氯络合物和硫氢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流体沸腾和不混溶作用可能是导致晚期成矿流体中金沉淀的主要机制。综合以上资料,认为萑香洼金矿床是两期成矿事件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初步建立了熊耳山地区萑香洼金矿床的成因模型。
其他文献
相较于一般相控阵雷达,发射分集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雷达利用分集技术扩展出的发射自由度实现了工作方式的灵活调整。随着灵活度的提升,MIMO
随着水利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上累积了数据量庞大的水利主题信息。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具有数据量庞大,分布离散,结构复杂等特点,采用传统的人工采集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具有效率低下等问题。使用网络爬虫则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到数据量庞大,主题相关性高的水利信息。系统以主题爬虫为基础构建信息聚合平台,实现水利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水利主题爬虫各功能模块设计。对主题爬虫的框架进行选择,种
目的探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右侧旁道(RAP)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RFCA治疗的111例RAP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及对照组54例,观察组于Ensite Navx
异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人们逐渐兴起了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地域文化发展的重视。就产品设计领域而言,在通用性产品盛行的同时,人们也欲求个性显露的地方文化产品,这也为地
生物炭在土壤中长期应用时,受到表生地球化学作用的影响会发生破碎,粒径逐渐变细,直至纳米颗粒生物炭,其物理化学性质会随之发生改变,尤其是比表面积和孔容积会显著增加。此
证据作为证明的根据,本身也需要证明。只有证明了证据本身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来源的合法性,说明确认了证据形式标准、证明的程度,表明了证据的确实性和充分性,才能依其为根据来证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混凝土泵送顶升浇灌施工是一项综合性新技术,其主要将流态混凝土从钢管底部逐渐顶升至钢管顶端,通过混凝土输送泵的向上输送推力与混凝土自重向下相挤压,形
随着数字农业和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和开发植物表型信息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和传感仪器等软硬件平台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研究的热点。在进行农业科学研究时,研究人员可
当前,无论是国家整体还是就内蒙古自治区而言,经济发展的步伐逐步放慢,尤其是内蒙古。从前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选择“高能耗、高污染”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GDP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