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妇科疾病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萌芽,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妇科医生和医学专著,是中医妇科的奠基时期。现存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也为妇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设有”妇人妊娠病证并治”,“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三篇,是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设妇产科专著的医著,书中所记载的如:桂枝茯苓丸、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半夏厚朴汤等经典方剂在当代中医妇科临床运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许多优秀的中医,特别是名老中医运用传统中医手段,在治疗中医妇科疾病方面取得了理想效果,通过对其在中医妇科临床应用的现代文献研究,总结当代国医大师在中医妇科常见病治疗方面的学术论文、临床经验、相关著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经方在妇科领域临床使用、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提供证据,为中医经典的发展做出贡献。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名老中医经方治疗妇科常见病为主题的文献及著作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对名老中医治疗妇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治方法、用方用药规律进行探讨。研究结果1.中医妇科辨证规律1痛经:所选现代医案88条,共出现5类证型。气滞血瘀证型出现39次、寒凝血瘀证型出现28次、气血虚弱证型出现16次、湿热瘀阻证型出现13次、阳气虚弱证型出现1次。1.2闭经:所选现代医案88条,共出现5类证型。气滞血瘀证型出现33次、阴虚血燥证型出现22次、气血虚弱证型出现16次、气血虚弱证型出现16次、气痰湿阻滞证型出现6次。1.3崩漏:所选现代医案88条,共出现6类证型。肾气虚证型出现20次、血热证型出现20次、脾虚证型出现15次、阴证型出现14次、血瘀证型出现13次、阳虚证型出现6次。1.4带下病:所选现代医案88条,共出现5类证型。湿热下注型出现35次、脾虚证型出现21次、肾阳虚证型出现15次、阴虚夹湿证型出现12次、热毒藴结证型出现5次。1.5不孕症:所选现代医案88条,共出现7类证型。肝气郁结证型出现20次、瘀滞胞宫证型出现20次、肾阳虚证型出现15次、肾气虚证型出现14次、肾阴虚证型出现13次、瘀滞胞宫证型出现4次、瘀滞胞宫证型出现2次。1.6妇科常见病核心用药:总结十位名老中医治疗中医妇科常见病的经验及病案,共验案良方440条,其中使用了药物189种,共计用药5332味,平均每方用药12.11味。从单药上来看,核心用药为当归、白芍、川芎、香附、甘草、赤芍、白术、阿胶、黄芪、熟地、茯苓、丹皮。1.经方临床应用规律2.1痛经:桂枝汤、小柴胡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小建中汤、抵挡汤、桃核承气汤、芍药甘草汤、当归四逆散、四逆散、芍药甘草汤、甘草干姜汤、四逆汤、真武汤、肾气丸、乌梅丸、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柴胡桂枝甘草汤、桂枝茯苓丸、温经汤、红蓝花酒方。2.2闭经:桂枝茯苓丸、温经汤、桂枝汤、芍药汤、当归四逆散、四逆散、小柴胡汤、肾气丸、半夏泻心汤、小建中汤、真武汤、白虎汤、黄连阿胶汤、桃核承气汤、四逆散。2.3崩漏: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理中丸、半夏泻心汤、芍药甘草汤、乌梅丸、桂枝茯苓丸、芎归胶艾汤、胶姜汤、土瓜根散、肾气丸、真武汤、四逆汤、桃花汤、乌梅丸。2.4带下病: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真武汤、四逆汤、当归四逆汤、越婢汤、2.5不孕症:半夏泻心汤、桂枝茯苓丸、真武汤、当归四逆汤、四逆散、四逆汤、附子汤、乌梅丸。结论本次研究将纳入研究范围的10位国医大师的妇科常见病治疗经验及经方临床应用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总结汇总了每位名家的学术观点,总结了其辨治规律及用药规律。由于笔者的人力、时间、所掌握材料及专业知识所限,有些当代名家的医学著作未能纳入研究范围,另外所收集到的医案数量有限,未能全面反映当代名家的辨治规律实际。因此本次课题对当代名家治疗妇科常见病及经方临床应用辨治规律的研究只是初步探讨,希望今后能将相关文献收集的更加全面,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