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在发达国家,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的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列第一,在我国位列第二。虽然大多患者是早期发现,预后比较好,但晚期的内膜癌患者面临着较高的死亡率和极差的生活质量。传统上子宫内膜癌被分为I型雌激素依赖型和II型非激素依赖型,雌激素在I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饰演着关键的角色,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表达阳性率在I型内膜癌中也较高。雌激素受体包括两大类,ER-α和ER-β,而ER-α又包括ER-α 66、ER-α 46和ER-α 36,目前习惯上将ER-α 66称ER-α。不同于传统的ER-α定位于细胞核,ER-α 36主要被发现在细胞膜和细胞浆中,通过调节信号通路发挥雌激素的非基因组效应,从而影响着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等,故ER-α 36影响着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如乳腺癌、肺腺癌、胃癌和喉癌等。本实验中拟探究ER-α 36在现有数据库中的功能学分析以及与I型子宫内膜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运用数据库资源,对ER-α 36及其氨基酸序列进行GO功能分析、KEGG通路分析和COG功能注释,拟在数据库验证ER-α 36目前已知的功能及发掘潜在的研究热点。2.收集临床病理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ER-α 36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3.利用western blot技术验证ER-α 36及相关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和细胞的表达。4.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ER-α 36在细胞中的定位。5.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Ishikawa(NC)和Ishikawa(SiRNA),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验证ER-α 36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1.ER-α 36氨基酸序列预测的功能注解多集中在核受体的相关功能,如COG分析的K类分组,即与转录(Transcription)有关以及GO分析中对ER-α 36的核定位(host cell nucleus)。而在KEGG通路分析和eggNOG的GO分析中,一些解释与ER-α 36的实验室结果一致,如ER-α 36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中,发挥着信号传导等生物学作用。2.ER-α 36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p=0.038)、病理分期(p=0.009)和病理分级(p=0.00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病理类型存在负相关性(p=0.039),与病理分级存在正相关性(p=0.001)。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ER-α 36的预测价值,结果提示ER-α 36的表达(p=0.584)与子宫内膜癌的死亡风险无关。3.ER-α 36在癌组织和癌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Bax和CyclinD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有升高,而Bcl-2在正常组织中的含量较高(p<0.05)。4.ER-α 36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癌细胞--HEC、Ishikawa和AN3C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在细胞核中无表达。5.干扰后的Ishikawa细胞,SiRNA组的RNA表达降至NC组的43%。划痕实验饥饿培养48h后,Ishikawa(SiRNA)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同对照组相比降低显著。接种Transwell迁移实验24h后,Ishikawa(SiRNA)组穿过上室聚碳酸酷膜的细胞数明显低于其对照组(p<0.05)。克隆形成实验培养14天后,Ishikawa(SiRNA)组的细胞形成的克隆数明显低于Ishikawa(NC)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1.ER-α 36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内,在细胞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2.ER-α 36的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3.ER-α 36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侵袭及增殖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