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女排凭借东道主的优势,艰难的获得了第四名,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怕披荆斩棘获得了宝贵的伦敦奥运会的直通门票。国人寄予女排姑娘们的期望很高,但是现实与期望往往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从曾经五年冠的辉煌到如今艰难的每一场比赛。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女排存在的问题与缺点。本文主要目的是找出中国女排在后排进攻方面的特点与问题,并创新出适合中国女排的新的后排进攻的打法,为中国女排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和2011年女排世界杯的部分中国女排比赛视频进行观察统计分析。根据分析中国女排前后排进攻的频数,后排进攻的区域性特点,后排进攻的落点,后排进攻的效果和得分,以及后排进攻的运用状态及在一攻中运用情况,总结出中国女排后排进攻的特点,通过与国外女排的对比,找出中国女排后排进攻的不足,并且结合特点创新战术。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中国女排的后排进攻特点上面,中国女排后排进攻的次数过少,从统计的八场比赛来看,远远低于国外女排,国外女排使用后排进攻的次数接近中国女排的两倍;中国女排后排进攻的组攻区域主要在2号位和3号位区域,这点和国外女排一样,出了泰国女排在1号位区域打了一个后排攻外;从落点上看,中国女排后排进攻的落点主要分布在3号位区域最多,另外在2号位区域和4号位区域分布相当;中国女排的得分要要远低于国外女排,无论是水平相当的日本队还是水平相差一定距离的泰国队;由于得分率的偏低也间接说明了中国女排后排进攻的效果不好,扣死率和扣过率不高,而失误却不少,但是在后排进攻的拦网上中国女排的拦网效果要高于巴西与德国女排;从运用状态上来分析,由于一传质量不高,导致被动组织后排进攻的球比较多,但是主动组织后排进攻的球效果一般很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女排在一攻中组织后排进攻的效果非常好,成功率高达100%。(2)在技术创新方面,根据中国女排后排进攻的特点,结合学者的研究观点,我总结创新出了后排进攻的战术结构图,将后排进攻的战术体系分为三个方面:重叠体系的后排进攻,交叉体系的后排进攻以及后排快攻战术。并在这三个体系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设计了后排进攻的打法,虽然只是在理论上进行设计,但是还是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