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以康地4、5、6、7及G10l的父母本为材料,对油葵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基因转化进行了研究. 1.对油葵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结果表明:(1)用10%过氧化氢溶液消毒30min的未拨壳种子获得的无菌苗质量最好。(2)植株再生率随外植体的类型和质量而差异明显。(3)激素浓度左右植株再生途径,高浓度下走胚状体发生途径,低浓度下走不定芽发生途径。(4)胚状体发生以茎节为外植体最佳,不定芽发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康地4、5、6、7及G10l的父母本为材料,对油葵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基因转化进行了研究. 1.对油葵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结果表明:(1)用10%过氧化氢溶液消毒30min的未拨壳种子获得的无菌苗质量最好。(2)植株再生率随外植体的类型和质量而差异明显。(3)激素浓度左右植株再生途径,高浓度下走胚状体发生途径,低浓度下走不定芽发生途径。(4)胚状体发生以茎节为外植体最佳,不定芽发生
其他文献
籽粒充实不良是新株型(NPT)稻和粳/籼亚种间杂交稻(J/IH)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新株型品系和亚种间杂交稻组合为材料,观察了其源库特征和物质运转特征,以揭示其籽粒充实不良的原因。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与籼型杂交稻汕优63(对照)相比,新株型稻和粳/籼亚种间杂交稻库容量(总颖花量)大,抽穗前干物质累积量较低,抽穗时干重/颖花比(mg/颖花)低。但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
选用6个粒重及外观品质差异较大的粳稻品种(系),按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30个组合的杂种F_1及14个组合的F_2、1个组合的F_3家系和8个回交组合,考查亲本及各杂种后代的谷粒性状和加工、外观品质,研究粳稻粒重的遗传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结果如下: (1)穗上部籽粒粒重的变异度极显著小于中、下部;大粒品种的粒重变异受粒位的影响更大。因此,选取稻穗上部籽粒进行粒重遗传及相关研究最为合适。
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方法,在两个抗小麦白粉病品系(Am4/87-1//京411~*5)、(Brock/015//京411~*2)和感病亲本京411中分别检测到两个特异RAPD片段OPP15-A917、OPP15-B917和两个特异SSR片段Xgwm114-A116、Xgwm114-B116。 将上述两个特异RAPD片段和两个SSR片段克隆,测序,提交Genbank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结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虫害最严重的作物。培育具有抗虫能力新品种是控制水稻害虫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培育高效抗虫水稻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Bt基因和CpTⅠ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抗虫基因。但是任何导入的抗虫基因都有一定的抗虫谱,而且实验证明害虫会对特定的抗虫基因产生耐受性,因此培育具有多种抗虫机制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采取的策略主要是转双价抗虫基因。 目前所有的转
本文对东北地区主栽大豆东农L13、合丰25等5个品种的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对其进行了双价抗虫基因(Bt和CPTI)的遗传转化。 对大豆体细胞胚的继代增殖、萌发及再生等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大豆体细胞胚基因转化受体体系。结果表明,MS培养基附加10-20mg/L2,4-D可以使大豆体细胞胚继代增殖,扩繁系数为3~n(n为继代次数)。体细胞胚形态
彩色棉生产中要解决主要问题是改良棉纤维品质,增加棉纤维强度。 许多学者对棉花纤维形成的生理生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棉纤维发育相关启动子、基因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与棉纤维发育相关的基因和纤维特异性启动子。 本论文选择同棉纤维细胞次生壁物质积累相关的prp基因和棉纤维特异性启动子E6启动子,构建植物表达载体。从含有E6启动子的pBI121质粒上切下E6启动子,将其构建到除去
由土壤盐碱化而导致的盐胁迫是抑制植物生长、降低农作物产量的主要环境因素,严重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植物耐盐分子机理和培育耐盐新品种,对开发和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短芒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Trin.)Linkl是一种优良的牧草,其营养价值、产量都较高,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及较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是在已对短芒大麦的生理生化特性、耐盐突变体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的基础上
防风(Radix saposhnikoviae)为伞形科防风属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未抽花茎的干燥根。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止痛的功用。 本文对种植防风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对人工种植防风进行质量评价的方法。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升麻苷(prim-o-glucosyl-cimifugin)、5-O-甲基维斯
玉米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一种重要粮食作物。目前我国玉米生产正由追求单产的提高向着高产和优质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玉米品质将是当前和将来我国玉米生产的主攻方向。生产实践表明,优质的遗传基础是实现优质生产的前提条件,但栽培管理措施尤其是施肥对玉米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高油玉米作为一种粮饲兼用的优质玉米倍受人们青睐,而高淀粉玉米的淀粉则是重要的工业加工原料,两种特用玉米均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
反转录转座子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是植物基因组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目前所知数量最大的一类转座子,玉米占整个基因组大约50%~80%,普通小麦更高,达90%以上,水稻是17%。因此,小麦反转录转座子的活动规律研究对小麦基因组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目前,从普通小麦分离到有活性的反转录转座子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小麦有活性的反转录转座子。根据反转录酶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小麦抗病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