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骨水泥弥散模式形成的风险因素及骨水泥填充率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临床疗效的影响,探究出PVP的最佳骨水泥填充率。方法:2012年-2015年间160名行PVP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骨水泥弥散疏松与紧密程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骨水泥有无渗漏,分别将患者分成两组,并比较不同弥散组患者的远期新发骨折几率。VAS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ODI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的功能恢复程度;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的临床参数,探究影响骨水泥弥散模式的成因、疼痛疗效及骨水泥弥散的风险因素,并通过ROC曲线找出骨水泥填充率的最佳诊断阈值。结果:团块弥散组(67例)与疏松弥散组(93例)的各个随访时间VAS、ODI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团块弥散组(22.4%)的新发骨折几率显著高于疏松弥散组(9.7%)(X~2=4.935,P=0.02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椎体骨折压缩率和年龄为影响骨水泥弥散模式成因的风险因素,而骨折压缩率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年龄(0.754 vs 0.624,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骨水泥填充率为疼痛疗效或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因素,其最佳诊断阈值分别为24.98%和25.52%。结论:椎体内的团块弥散模式可能增加PVP术后新发骨折的几率,而达到理想的疼痛缓解程度、较低的骨水泥渗漏及椎体新发骨折几率的最佳骨水泥填充率为2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