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庐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高,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然而植物入侵方面的研究却很少。外来植物的传播扩散与人为活动干扰有很密切的关系。外来植物很可能被游客和来往车辆带入自然保护区,因此,道路很可能是外来植物的传播扩散的途径。为评估外来植物的分布现状,在庐山自然保护区内沿主要道路(盘山公路、登山步道和山顶道路)设置2m×2m样方共1034个,调查每个样方的草本外来植物种数、盖度(%)以及环境因子(海拔、自然度)。计算每种外来植物的频度(RF)、相对多度(RC)和重要值指数(ⅠⅥ)。在有外来植物出现的样方中,计算外来植物种数、总盖度(SUM)、平均盖度(MeanSUM).最大盖度(MaxSUM)以及4个α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物种丰富度指数(S)。用多元方差分析(MANOV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庐山自然保护区路缘外来植物的优势科为菊科(Asteraceae)、苋科(Amaranthaceae)、藜科(Chenopodiaceae)、蝶形花亚科(Faboideae)、禾本科(Poaceae)和柳叶菜科(Onagraceae);(2)庐山自然保护区路缘外来植物的优势种为一年蓬(Erigeron annuus)、白车轴草(Trifolirm repens)、金鸡菊(Coreopsis grandiflora)、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e)、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牛筋草(Eleusine indica)和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此次只调查了草本外来植物;(3)庐山自然保护区主要道路的外来植物大多来自北美、热带美洲和欧洲,大部分为世界分布种、温带分布种、泛热带和热带分布种;(4)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等级道路的外来植物分布不同;(5)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海拔和自然度是造成外来植物不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越高,外来植物种数越少;海拔越低,外来植物种数越多,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外来植物不能适应较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而无法定植建群。自然度等级越高,群落中外来植物所占比例越小;自然度等级越低,群落中外来植物所占比例越大。外来植物主要出现在人为干扰强度较大的生境中,例如居民区、景点、撂荒地、绿化带、菜地和废茶园,极少出现在人为干扰强度较小的本地自然生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