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走是我国夺得奥运会和世界大赛金牌最多的田径项目,为了改进和优化我国女子20公里竞走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8年国际田联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八名女子20公里竞走运动员(外国4名、中国4名)的竞走技术进行研究。1.中外八名运动员在本场比赛中的速度表现为“前半程慢,后半程快”。前半程速度起伏较平缓,后半程速度起伏较大,12公里至18公里一直持续加速。2.我国四名运动员从低速走、中速走再到高速走的平均步频比外国四名运动员的平均步频快,步频的增加也比外国运动员快,但我国四名运动员的平均步长比外国四名运动员的平均步长短,随着走速的加快外国运动员的平均步长不断增加,而中国运动员的步长平均值始终一致,中速、高速下外国运动员主要通过增大步长来完成后半程的比赛,我国运动员是通过保持稳定的步长提高步频来完成比赛。3.我国运动员相比外国运动员的离地躯干前倾角度小。从低速走到中、高速走我国运动员的离地时刻上肢前后摆动不充分,肩关节不放松,尤其是大臂后摆幅度相对外国运动员的摆动不充分。低速走到中、高速走我国运动员的后蹬由充分变得不充分,后腿蹬伸力量小。外国运动员低速走到中速走后蹬角度增加,高速走外国运动员与我国运动员的后蹬角度相近,蹬伸并不充分。我国运动员比外国运动员的离地膝关节角度大,都大于离地膝关节角度的合理值。低、高速走我国运动员比外国运动员的两大腿夹角小,后支撑时间也较短。4.我国运动员比外国运动员着地躯干姿态控制的好,但着地时刻大臂后摆幅度小且不充分,前摆大小臂夹角不均衡现象明显。我国运动员比外国运动员的着地角度小,踝关节力量较弱导致着地时刻脚尖勾不住。中外八名运动员的着地膝关节角度都大于合理值,但外国运动员比我国运动员的着地时刻膝关节角度大,尤其是中、高速下,髋关节摆动不充分使我国运动员的摆动腿前摆受限,前摆幅度不够大,步长受影响。我国运动员王娜在中速下、杨家玉在高速下小腿紧张,后撩明显,两大腿重叠膝关节角度小于外国运动员,前支撑所用时间比外国运动员所用时间短。5.我国运动员比外国运动员低速走所用的腾空时间短,中速、高速走所用的腾空时间逐渐增长并超过外国运动员的腾空时间,但小于外国运动员的腾空距离。王娜在中速下腾空时间和头顶上下起伏距离增大。中速到高速走我国运动员比外国运动员的头顶上下起伏距离大,切阳什姐和杨家玉在高速下腾空时间增长、头顶上下起伏距离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