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蒿化学成分及其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ml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蒙古蒿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全面研究,摸清蒙古蒿的化学信息,解决其化学成分不明确的问题。同时研究其多成分同时测定的方法和理化鉴别,补充常规检查方法,建立蒙古蒿的多指标质量评价体系。方法:取蒙古蒿5.0 Kg,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回流提取2次,每次4 h,分别合并提取液并减压回收溶剂得到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提取物采用常规硅胶、Sephad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精制,得到单一化合物。经单一化合物各种波谱数据的测定与分析,确定其化合物结构式。按照现行《中国药典》(2020版)杂质检查项下内容要求,开展了重金属检查、砷盐检查、水分测定、灰分测定及浸出物检查等项目。运用化学法对蒙古蒿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化学鉴别,而利用TLC法对蒙古蒿中乌苏醇,1-(3-hydroxyphenyl)-2-(5-hydroxy-3-methoxyphenyl)ethane 进行色谱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批次蒙古蒿进行含量测定,HPLC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 ODS-SP(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5 min,15%→25%A;5~15 min,25%→35%A;15~30 min,35%→65%A;30~40 min,65%→55%A;检测波长:261 nm;流速:1.0mL·min-1。结果:从蒙古蒿不同溶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分别为Chamazulene(1)、Mongolin A(2)、乙酸乌苏酯(3)、3-羟基-24(25)烯达玛烷(4)、乌苏醇(5)、3-酮-24(25)烯达玛烷(6)、乌苏酸(7)、dehydromatricaria ester(8)、茵陈素(9)、dehydrofalcarinol(10)、arteordoyn A(11)、dehydrofalcarindiol(12)、水杨酸苯甲酯(13)、o-hydroxycapillene(14)、1-(3-hydroxyphenyl)-2-(5-hydroxy-3-methoxyphenyl)ethane(15)、1-(3-hy droxyphenyl)-2-(3,5-dimethoxyphenyl)ethane(16)、1-(3-hydroxyphenyl)-2-(3,5-dihydroxyphenyl)ethane(17)、artemonosid A(18)、panalaside A(19)、panalaside B(20)。TLC鉴别结果得知乌苏醇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1),而 1-(3-hydroxyphenyl)-2-(5-hydroxy-3-methoxyphenyl)ethane以环己烷-丙酮(7:1)为展开剂时,斑点清晰,重复性好,Rf值符合要求。一般检查结果可以看出,12批蒙古蒿中重金属、砷盐、水分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从灰分测定结果看,样品(A5、A6、A8和A9)中灰分和酸不溶灰分均较高,原因有可能是药材采集后加工处理不合理,没能处理掉部分泥土、砂粒等。12批蒙古蒿中水溶性浸出物平均含量为25.6%,醇溶性浸出平均含量为16.9%。在选用实验色谱条件下 1-(3-hydroxyphenyl)-2-(5-hydroxy-3-methoxyphenyl)ethane(1)、1-(3-hydroxyphenyl)-2-(3,5-dimethoxyphenyl)ethane(2)、1-(3-hydroxyphenyl)-2-(3,5-dihydroxyphenyl)ethane(3)、artemonosidA(4)浓度范围内校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其1、2、3和4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53%、96.96%、97.03%和 97.99%,RSD 分别为 1.30%、1.42%、1.44%和 1.22%。结论:通过蒙古蒿化学成分的研究,从蒙古蒿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 7个化合物(编号1-7),二氯甲烷提取物10个化合物(编号8-17),乙酸乙酯提取物3个化合物(编号18-20)。其中,化合物2、15-20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其它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按结构类型分类,分离得到化合物中单萜、倍半萜和三萜共7个(编号1-7),炔类化合物6个(编号8-12,14),二苯乙烷化合物4个(编号15-18),其它类化合物3个(编号13,19,20)。另外,通过不同批次蒙古蒿的定性定量分析及一般检查,建立了其化学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蒙古蒿中4个二苯乙烷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补充了其重金属检查、砷盐检查、水分测定、灰分测定及浸出物检查等项目的内容,为该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BoNT-LH(N)-Elafin融合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方法构建pPIC9K-BoNT-LH(N)-Elafin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化毕赤酵母GS115菌株,甲醇诱导表达,取上清,经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并检测其反应原性、抗弹性蛋白酶活性及对SNARE蛋白复合体的裂解作用。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PIC9K-BoNT-LH(N)-Elafin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
电磁超表面(metasurface,超表面)是将亚波长尺寸的散射体有序排列在某个平面上,使之体现出某种电磁特性的新材料。电磁超表面被用作极化选择表面、频率选择表面、低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表面、波束控制表面、表面波波导、高增益辐射超表面天线等。作为一个电磁领域的新成员,超表面在实际应用中仍有很多难点需要克服,如用于散射控制的超表面存在效率低下、体积和重量较大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到交通领域及电气化领域,电动汽车应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举措,电动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和数据平台,有线与无线充电、车网协同、大数据和充电安全等技术为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消纳与"源-网-荷-储"友好互动提供基础支撑,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电动汽车充换电及车网互动技术
期刊
目的手术组共3组,每组8只。连续给药4周。结果加参方能够减少CHF大鼠异常增加的AVP水平,抑制AVP-2R受体的激活,降低CHF大鼠肾脏内髓AQP-2mRNA表达。结论加参方通过调控CHF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AQP mRNA表达,使管腔液中的水通透性减少,减轻心衰时水钠潴留,促进尿液排泄,降低心脏容量负荷,可能是加参方增强心功能的机制之一。
以乙醇提取与超临界CO2萃取结合的工艺路线提取大蒜油。先经过醇提试验确定乙醇的最佳用量,再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测定在不同萃取条件下的蒜油提取率,并分析了大蒜油成分。以此方法提取大蒜油,萃取时间短,且乙醇可回收。试验测试表明:用40%浓度为94.5%的乙醇浸泡大蒜颗粒2h,将浸出汁液经超临界CO2萃取,在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 MPa,CO2流量为8kg·h-1的条件下,出油率最高,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手段对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其中虚拟仿真技术对中学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弥补目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物理教师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对NOBOOK虚拟仿真软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系统地论述了该主题研究的背景
目的:探讨苏格木勒-3汤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大鼠心衰模型中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OPA1、线粒体分裂蛋白DRP-1、MFF等蛋白表达途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皮下注射ISO 7天(10 mg/kg/d),建立大鼠心衰模型。给予不同浓度的苏格木勒-3汤乙醇提取物灌胃,时间分别为4、7周。用超声心动仪检测大鼠EF、FS及LVEDd、LVEDs等心功能指标。HE染色、Masson染色
目的:通过建立缺血性心肌病大鼠模型,探究ATP敏感K+通道阻滞剂---格列本脲对大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36只成熟雄性SD大鼠(6周龄),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ON组)、模型组(ICM组)和格列本脲组(GLI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三组大鼠的心脏形态和功能,然后取部分心脏组织做病理方面的实验,其中包括HE染色,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实验等,来观察各组心肌病理方面
2018年教育部门正式发行了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更新了教学内容,凝炼了学科核心素养,标志着普通高中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开始。高考化学学科的命题也逐渐关注和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体现及考查。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科核心素养在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中的表现形式,分析在高考试题中如何更合理、更规范地与学科知识呼应,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同时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
小肠是吸收营养的重要器官。而十二指肠是小肠的第一部分,所以试图确定两个饲喂组HFLP(高纤维、低蛋白)和LFHP(低纤维、高蛋白)之间的消化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它们对十二指肠微生物多样性和代谢物的影响。基于16S rRNA测序确定两种饲料饲喂的羔羊瘤胃和十二指肠中细菌群落组成和分布。从绵羊的十二指肠中分离出代谢物,并利用液相色谱和质谱(LC/MS)进行分析。对微生物群与代谢产物之间的Spear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