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微课教学有效性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y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微课的概念提出以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影响范围迅速从广州蔓延至全国,并且成功引起国家教育部门的关注。伴随着“微课热潮”的持续不减,微课教学应用逐步常态化。然而,目前国内不少微课教学研究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教学实践方面的实证研究;网络上的微课资源数量繁多,但质量良莠不齐;微课教学应用广泛但其有效性却难以控制。因此,如何提高微课教学有效性,进而实现微课的应用前景和教育价值,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从微课教学有效性入手,选择初中微课教学的问题和现状作为研究微课教学的突破口,采用文献研究法探究微课的起源、发展与内涵,结合教学有效性相关研究、当前的微课评价标准、微课教学具体案例、初中微课教学现状等,分析并确定了微课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微课教学有效性模型,将其分解为微课作用机制模型、微课教学过程模型、学生微课学习模型三个分模型,并具体探究微课教学有效性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基于前期的案例分析和模型建构,本研究编制了初中微课教学有效性情况调查问卷,进一步掌握初中微课教学的现状,并通过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验证、测量微课教学有效性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最后,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完善学生主体功能、创造微课教学有利条件及优化微课实现路径四个层面,提出优化微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本研究的成果可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学校组织微课教学、教研活动,教师开展微课有效教学和提升专业发展,学生开展微课有效学习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等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案例。
其他文献
我国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地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势,是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办好大教育的战略措施,要作为重要
目的: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
本研究以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01、2002和2003级的在校英语本科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了TEM4试卷测试(由2000、2001和2003年中的完型填空和语法词汇部分组成)和两份问卷(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素质数学教师的要求,数学教师的数学教育观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也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众所周知,观念决定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