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全球用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燃料电池的作用愈加突出,我国已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作为重点发展任务。将燃料电池技术与分布式场景结合,既弥补了传统集中式发电的不足,又符合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用能要求。天然气在分布式发电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生物质资源分布广且分散,具有可再生性,用于分布式发电既高效又经济。与中低温燃料电池相比,高温燃料电池不需要贵金属做催化剂,燃料适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用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燃料电池的作用愈加突出,我国已将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作为重点发展任务。将燃料电池技术与分布式场景结合,既弥补了传统集中式发电的不足,又符合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用能要求。天然气在分布式发电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生物质资源分布广且分散,具有可再生性,用于分布式发电既高效又经济。与中低温燃料电池相比,高温燃料电池不需要贵金属做催化剂,燃料适应性广,发电效率高,结合国外建设经验,认为SOFC与MCFC是最适合建设大中型固定式分布式电站的燃料电池技术。本文研究了以天然气和生物质为燃料的电池系统,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与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对系统的能效与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不同发电系统在分布式发电场景中的适应性。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总结了国外固定式高温燃料电池的生产应用现状,考察了国内SOFC与MCFC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适用于我国的分布式燃料电池应用场景。利用Aspen Plus建立了 PEMFC、SOFC、MCFC的发电模型,将系统模型的参数于文献数据对比,误差较小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可用于后续对比分析。第二部分以天然气为燃料,建立了1MW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对系统进行能量分析、?分析与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SOFC发电效率与?效率分别为55.1%与56.7%,相比其他系统能量转换效率最高;系统内燃料电池堆与尾部换热器的?损失分别为162与285kW,是系统内?损失最高的设备:对尾部余热加以利用可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PEMFC含有膜电极使得设备成本较高,整体发电成本约0.14$/kWh,高温燃料电池SOFC与MCFC发电成本相近约0.1$/kWh,与传统天然气发电的上网电价相比差距较小,但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相比还需要继续降本才有竞争力。第三部分采用生物质为燃料,建立1MW的SOFC、MCFC发电系统与内燃机系统,对三种系统进行能量分析、?分析与经济性分析,发现电池发电系统效率分别为51%与41%,低于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电池发电系统;发电成本约0.036$/kWh,远低于天然气发电系统成本;最后对系统中?损失较大的尾气利用部分进行优化设计,提出四种方案,发现燃料电池与蒸汽轮机结合将发电效率由51%提高到66%,发电成本由0.036$/kWh降至0.028$/kWh,是为最优选择。
其他文献
海上风电技术,特别是通过柔性直流送出的大规模远海风电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海上平台空间狭小,磁场呈开放式的传统柱型空心电抗器会对周围一二次设备产生多种电磁兼容问题。而环型空心电抗器可将大部分磁场约束在线圈内部,可以显著减小实际占用空间,对实现海上换流平台紧凑化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容量环型空心电抗器而言,其雷电、操作过电压绝缘设计是其概念设计走向工程实践的必要步骤
传统电网换相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LCC-HVDC)具有输送容量大,调节能力强,经济优势明显等特点,但是其核心元件晶闸管没有自关断的能力,使得逆变侧交流母线在发生故障时可能导致换相失败的发生。而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Ba
钙钛矿太阳电池因制备工艺简单,效率提升迅速而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常用的有机空穴传输材料(如Spiro-OMeTAD)成本高昂,对器件稳定性有害,限制了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太阳电池具有器件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廉和稳定性较好等优点,但较低的光电转换效率阻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表面p型掺杂策略来提高无空穴传输层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构建了电池物理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
近年来,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MMC)拓扑为基础的实际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多次出现了高频振荡现象,高频振荡发生时系统的电压电流发生畸变,含有幅值较大的高次谐波,对系统的设备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危害。因此,对MMC系统的高频振荡问题进行相关研究能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理论指导,不但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应用价值,还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学术基础。首先,为了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园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而园区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生物毒性大,传统的生化工艺很难高效彻底地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开展工业园区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对保护水体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级氧化技术中,臭氧类氧化工艺因氧化性强、反应速率快、二次污染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深度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制备了 Mn基、Cu基、Ce基、Fe
近年来,受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转型政策的影响,天然气发电占比逐年提高,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系统耦合日益紧密,逐步形成了区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与此同时,风电、光伏等出力强随机性的新能源电源大量接入电网,为区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挑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电-气综合能源系统鲁棒运行优化方法,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基于两阶段鲁棒优化的区域电-气综合能源系统鲁棒运行模型。提出了
潮流计算的任务是基于给定的网络拓扑与元件参数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求解,其计算结果对于电网运行规划、方式安排及稳定性分析等工作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现阶段,电力系统正处于能源绿色转型的新时期,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大量接入电网,并且柔性直流、超高压传输等大容量输电技术也不断被应用于电网的建设中,而新能源的波动性以及基于远距离传输的电网互联使得电网运行方式复杂多变,导致在许多运行方式下出现潮流不收敛的情况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在能源资源与负荷呈逆向分布的情况下,特高压直流输电因其在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方面具有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线路故障在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的主要来源,因直流线路传输距离远,跨越复杂地形多,线路故障会给检修部门带来诸多不便,行波测距技术在特高压直流输电中应用广泛,但其行波波速与线路全长定值在远距离传输发生明显变化,严重影响测距精度,给故障定位带来了严峻挑战,因此本文对基于波速修
碳中和目标及能源转型战略驱动下,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高效、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是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有效措施。然而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其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增加新能源消纳难度,也给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带来挑战。依托氢气作为能源载体,通过新能源电解制氢及氢燃料电池单元发电实现电-氢双向耦合,为新能源高效消纳以及电力系统运行灵活性增强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利用氢气与二氧化碳进行甲烷化反应,可降低电力系统碳排放。
双层微通道热沉具有显著提高底壁面的温度均匀性和单位体积的换热效率相比单层微通道热沉更高的优点,因此,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微通道内引入强化结构可以增强冷却剂流体的流动混合、扩展换热面积,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热沉的热阻,其近些年来成为研究焦点。关于在热沉的通道内加入扰流柱、扰流脊等强化微结构已有很多相关的研究。强化结构的引入必然会导致热沉通道内压降的升高,这对于双层热沉换热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有不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