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兔隐动脉皮瓣术后血流变化的超声造影特征,为早期判断皮瓣术后血管危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成年健康新西兰兔18只,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动脉危象组,C组为静脉危象组,各组均先以兔隐动静脉为血管蒂建立兔隐动脉皮瓣模型,A组皮瓣模型建立术后不予干预,B组于皮瓣模型建立术后结扎阻断隐动脉,建立皮瓣术后动脉危象模型,C组于皮瓣模型建立术后结扎皮瓣隐静脉,建立皮瓣术后静脉危象模型。分别于皮瓣模型建立即刻以及危象模型建立即刻、30min、1h、2h、4h、8h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测,收集超声特征数据峰值流速(Vmax)、区域血流量(Q)及超声造影特征数据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同时期记录各组皮瓣颜色、张力、毛细血管反应等临床人工观察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皮瓣人工观察评估结果A组:皮瓣模型建立后,皮瓣颜色淡红色,组织弹性可,毛细血管反应正常;皮瓣模型建立1h至8h的各时间段始终表现为皮瓣颜色红润,组织弹性及张力适中,毛细血管反应正常。B组:动脉危象建立后,皮瓣颜色变淡,皮瓣张力减低,毛细血管反应稍迟钝;动脉危象后1h,皮瓣颜色苍白,皮瓣张力低,毛细血管反应明显迟钝;动脉危象后2h,皮瓣颜色、张力、毛细血管反应较1h无明显变化;动脉危象后4h,皮瓣边缘局部变黑,毛细血管反应消失;动脉危象后8h皮瓣全部变黑坏死。C组:静脉危象建立后1h内皮瓣颜色、张力、毛细血管反应没有明显变化;静脉危象后1h皮瓣表面逐渐出现散在的瘀点,皮瓣肿胀,毛细血管反应稍加快;静脉危象后2h皮瓣颜色逐渐加深,斑点增多,肿胀加重,毛细血管反应加速;静脉危象后4h斑点逐渐融合,皮瓣边缘出现较多片状瘀斑;静脉危象后8h皮瓣全部变黑,毛细血管反应消失。2.超声评估结果A组:隐动脉Vmax、Q在皮瓣模型建立后随时间变化逐渐升高;B组:Vmax、Q在动脉危象发生后随时间变化逐渐缩小;C组:Vmax、Q在静脉危象发生1h内逐渐升高,在静脉危象发生后1h至8h的各时间段逐渐减小。3.超声造影动态图表现A、B、C各组皮瓣模型建立即刻团注造影剂后,ROI区域均随时间变化逐渐呈均匀、明显强化,达到峰值后造影剂慢慢消退。A组在皮瓣模型建立后各个时间段ROI区域造影剂强化程度均较前有轻微增强。B组在动脉危象建立后ROI区域强化明显减弱,动脉危象后4h,ROI区域仅有少量强化,动脉危象后8h,ROI区域已无明显强化。C组在静脉危象建立后,ROI区域强化程度轻微增强,静脉危象后30min,ROI区域强化程度明显增强,血管区域显影更明显,静脉危象后1h,ROI区域强化程度较前减低,静脉危象后4h,ROI区域仍能观察到少量强化,静脉危象后8h,ROI区域无明显造影剂通过。4.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果A组TTP随皮瓣建立时间的延长逐渐缩短;B组TTP在动脉危象建立即刻便出现延长,并随时间变化逐渐延长;C组TTP在静脉危象建立后30min内缩短,在静脉危象后30min至8h的各时间段均显示延长。A组PI、AUC随皮瓣建立时间的延长逐渐呈增大趋势;B组PI、AUC随动脉危象形成时间的延长逐渐呈减小趋势;C组PI、AUC在静脉危象后30min内较前增大,在静脉危象后30min至8h的各时间段逐渐减小。A、B、C组组内各时间点两两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各组皮瓣模型建立即刻组间两两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C各组血管危象建立后各时间点组间两两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在兔隐动脉皮瓣发生动、静脉危象后即能敏感的检测到皮瓣内血流变化,可以为早期诊断成年新西兰兔隐动脉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类型提供一种客观的检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