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常态下的煤炭消费逐渐减少,环境保护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产业开始着力于“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内容和对象十分的广泛,产业、企业及系统均有着自身的特性,需要从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探讨。为分析煤炭物流基地转型升级这一命题,通过对物流内涵的分析,结合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物流集成场理论就煤炭物流基地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讨论,并结合转型升级的战略背景、战略构思以及所选择的煤炭物流基地现状,拟定转型升级方案以及转型方案的评价分析。在分析物流的内涵后,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的转型理论及煤炭物流企业转型相关实践,认为煤炭物流基地属于社会-技术系统。在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理论中,创新利基、宏观环境和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本研究的主要基础。通过对煤炭物流基地的宏观环境、创新利基及体制的剖析,指出煤炭物流基地转型升级的必要性,阐述煤炭物流基地转型升级构思。在结合物流集成场理论后,以集成场视角建立以合成场元为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构体系,以及以层次分析法分别与物元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分析煤炭物流体系在集成体、场源、联接键等多方面的现状水平。物元分析及模糊综合评判的测评结果均表明该基地整体上处于“良”的水平,在集成体和场源方面处于“良”的水平,在联接键上处于“中”的水平。即该基地物流体系的较多方面已经与宏观环境及创新利基等未保持协调发展。对此,进一步结合转型路径和集成场视角阐述转型升级方案的集成场认识,拟定煤炭物流基地转型升级方案。最后,采用所建立的评价分析模型对转型升级方案预期效果进行测评,结果显示转型升级后的煤炭物流基地在整体、集成体、场源、联接键等多方面均为“优”。在分析评价结果后,从政策、资金及管理等方面提出转型升级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