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并椎间失稳是一种脊柱的退行性病变,由椎间失稳造成的椎管狭窄并且压迫脊神经,出现腰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肢体麻木和间歇性跛行的一种临床综合症。腰椎节段的稳定性是由椎体周围的多种组织共同支配,包括椎间盘、黄韧带、椎旁肌肉和上下关节突等;当腰椎退变的出现在小关节平面上时,可造成腰椎椎间盘的退变,从而改变椎间隙高度和脊柱的应力,最终导致椎间失稳;椎间失稳又可以导致椎管狭窄。由此可见,治疗LSS并椎间失稳的关键是解除脊髓压迫和恢复脊柱稳定性。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常采取保守治疗,如佩戴腰部矫形器、药物治疗、脊神经阻滞和理疗等;只有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才会进行手术治疗;现阶段LSS并椎间失稳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案,包括脊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系统内固定和腰椎椎间隙植骨融合。术后早期的脊柱活动由PS系统内固定来支撑,后期的脊柱活动的主要力量还是靠腰椎椎间骨性融合来支撑。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逐步加剧,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其特征性表现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降低和骨微结构的改变;OP主要影响患者骨骼的骨松质,造成骨小梁稀疏和骨脆性增加。当合并有OP患者需要采用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时,PS在疏松椎体的固定强将度大幅度下降,术后易发生螺钉松动和拔出;为了解决该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许多改进PS的方案,如增加螺钉的长度、增粗螺钉的直径、改进螺纹设计和骨水泥强化技术相结合等。本研究拟采用双螺纹螺钉内固定联合360°椎间融合术(采用后侧入路术式对腰椎椎间和关节突间和棘突处均进行植骨融合,形成椎间环状融合的术式)和可注射骨水泥螺钉内固定联合360°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人椎间失稳并LSS。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术前与术后治疗效果的差异,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希望在术式的选择上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目的:探讨老年人椎间失稳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较好的治疗方法,希望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对临床医师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自2017年9月-2019年3月,本院骨科病区行手术治疗的老年人椎间失稳并LSS患者72例。A组(对照组),双螺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360°椎间融合组37例;B组(观察组),可注射骨水泥螺钉内固定联合360°椎间融合组35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之间术前与术后VAS、ODI评分和JOA分数;术后复查腰椎DR、CT,观察脊柱的形态,评判双螺纹椎弓根螺钉和可注射骨水泥螺钉有无松动、脱落等,测量腰椎椎间隙高度与术前进行对比和评价椎间植骨融合率,综合评价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年龄采用t检验分析,P=0.932(P>0.05);性别采用卡方检验分析,P=0.984(P>0.05);BMD采用t检验分析,P=0.906(P>0.05);病程时间(月)采用t检验分析,P=0.779(P>0.05),说明两组患者组间的基本信息的无统计学差异。术中出血量(ml)采用t检验分析,P=0.600(P>0.05),说明两种术式术中的出血量相当。手术时间(min)采用t检验分析,P=0.007(P<0.05),说明B组较A组手术时间长。2.腰椎间隙高度采用t检验分析,A组和B组术后6个月的腰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升高(P<0.001),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恢复患者腰椎病变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术前组间腰椎间隙高度比较,P=0.345(P>0.05);术后组间比较,P=0.142(P>0.05);术后1个月组间比较(P<0.001);术后3个月组间比较,P=0.004(P<0.05);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P<0.001),说明B组较A组术后腰椎间隙高度恢复的好。3.患者VAS、ODI评分和JOA分数均采用t检验分析,组间的术前VAS评分比较,P=0.637(P>0.05);术前ODI评分组间比较,P=0.643(P>0.05);术前JOA分数组间比较,P=0.075(P>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组间比较,P=0.004(P<0.05);术后3个月组间比较,P=0.017(P<0.05);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P<0.001)。术后1个月ODI评分组间比较,P=0.002(P<0.05);术后3个月组间比较,P=0.016(P<0.05);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P=0.002(P<0.05)。术后1个月JOA分数组间比较(P<0.001);术后3个月组间比较(P<0.001);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P<0.001),说明B组较A组的疗效确切。4.PS的松动和拔出采用t检验分析,组间术后1个月,P=0.045(P<0.05);组间术后3个月,P=0.030(P<0.05);组间术后6个月,P=0.028(P<0.05),说明B组较A组的术后螺钉松动发生率低。植骨融合率采用t检验,两种术式术后1个月均无植骨融合,P=1.000(P>0.05);组间术后3个月比较,P=0.018(P<0.05);组间术后6个月比较,P=0.015(P<0.05),说明B组较A组的植骨融合率高。结论:可注射骨水泥螺钉联合360°椎间融合组较双螺纹椎弓根螺钉联合360°椎间融合组治疗老年人椎间失稳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注射骨水泥螺钉联合360°椎间融合术使患者病变腰椎节段的前、中和后柱均得以稳定,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但增强螺钉抗拔出强度,减少术后螺钉松动的发生率,而且提高椎间植骨融合率,缩短融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