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研究了甘肃省4种优良品系线虫对蛴螬的致病力,测定了其共生菌的杀虫活性及日光、紫外线和温度对杀虫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异小杆线虫0627M品系液体培养中主要参数(温度、转速、接虫量、线虫培养时间)对0627M产量的综合影响,确定最佳培养参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用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斯氏线虫的3个品系和异小杆线虫的1个品系,采用一对一法确定60条/头作为蛴螬室内致病力测定的使用剂量,筛选出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megidis)0627M为最佳品系,斯氏线虫(Steinernema affine)0664YM品系次之。校正死亡率分别为59.90%和35.60%。2.应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甘肃省3种昆虫病原线虫的4个优良品系线虫共生菌的杀虫活性及日光、紫外线和温度对杀虫活性的影响。不同线虫及品系共生菌对大蜡螟的胃毒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异小杆线虫共生菌HMP0627对大蜡螟的胃毒作用最高,校正死亡率和体重抑制率分别为22.20%和36.02%,斯氏线虫共生菌SAX0664对大蜡螟也有较高的致死作用。4个品系线虫共生菌对日光和紫外光照射都有较强的适应性,1.999mmol/m2·s日光下照射1h和18W紫外灯照射30min仍具有胃毒毒力。不同共生菌对温度的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温度的升高,共生菌的胃毒毒力显著下降。50℃时,异小杆线虫共生菌HMP0627仍有较高的致死率和体重抑制率,斯氏线虫共生菌SKX0657仍有较高的体重抑制率。3.采用液体培养方法测定转速、温度、接虫量和线虫培养时间对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megidis)Hm0627产量的影响,最佳收获时间为第8d。液体培养优化参数为:温度23±1℃,转速180r/min,接种量2000IJs/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