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出生后至2岁内为大脑快速发育的关键期,该期也是儿童肠道菌群定植和繁殖,并发展成与成人肠道菌群相似组成的阶段。现有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肠-脑轴影响大脑发育、应激反应、焦虑、抑郁、认知功能等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并且与多种神经精神性疾病相关联。本研究首次调查儿童肠道菌群基本发展定型时的分布与儿童神经发育间的关联,以期探讨儿童早期神经发育的肠道菌群干预途径。研究方法:在出生队列达到3岁龄的幼儿中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38名研究对象,获取其粪便样本,16s r RNA的V4-V5区序列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的分布和丰度;利用盖泽尔发育量表测试儿童的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s,DQs),利用2-3岁Achenbach儿童行为检查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 list,CBCL)评价儿童神经行为异常情况。结果:3岁龄儿童粪便中共检测到11个门、19个纲、27个目、43个科、102个属和124个种;其中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为三大优势菌门,分别占到了68.6%、24.2%和6.7%。相关分析显示,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与DQs呈负相关,且分别在大运动行为DQ(r=-0.416,P<0.01)和适应性行为DQ(r=-0.334,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之相一致,拟杆菌门及其亚类大部分与CBCL的行为因子得分正相关(如门水平上,与退缩、躯体问题r分别为0.551、0.413,P<0.05),丰度越高,行为问题越严重。厚壁菌门及其亚类则表现出与多数功能分区DQs的正相关(大运动行为DQ,r=0.327,P<0.05),但也存在负相关的菌类(如梭菌纲、芽孢杆菌纲和丹丝毒菌纲等);与DQs一致,乳酸菌科、氨基酸菌科等与CBCL得分负相关,而芽孢菌和梭菌科等呈正相关。变形菌门中δ-变形菌纲及其亚类主要表现出了与DQs的正相关与CBCL得分的负相关。疣微菌门则主要表现出了与CBCL得分的负相关,丰度越高,行为问题越轻。结论:3岁儿童的肠道菌群已经接近成年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为三大优势菌群,在门、纲、目、科、属、种的水平上,肠道菌群与儿童神经发育表型存在相关性;其中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不利于儿童神经发育,而厚壁菌门和疣微菌门则多数有益于儿童神经发育。研究尚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明确上述发现,在此基础上,调查影响儿童肠道菌群分布的环境因素,以发现有效的干预肠道菌群的手段,从而促进儿童神经的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