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央视春晚”)诞生于1983年,至今已举办30届。央视春晚发展至今,已成为独特的文化传播事象,“春晚情结”早已在民族记忆中烙下深深印记。但是,春晚到底是如何诞生的?春晚究竟是什么?这些都是春晚研究不可忽视的本体性问题,也是对春晚传播行为与过程的动态把握。美国传播学家詹姆斯·凯瑞充满人文关怀且极富创造性地为传播学另辟蹊径,将“传播仪式观”纳入传播学的研究范畴。他强调,仪式模式有助进一步把握传播过程的本质,为重塑共同文化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自1983年出现的央视春晚,以有序的行为模式成为仪式化的媒介事件,形成了中国人在电视直播时代的“新民俗”,逐渐树立起明确的“仪式观”。春晚的诞生与发展,特别是春晚“传播仪式观”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外部动力机制(中国春节民俗变迁与传播技术革新历程)和内部自生结构(视觉文化中的文本结构)。本论文将在孔德的社会动力学说与社会历史“合力论”的观照下,注目于宏观与微观双重视野,建立历时与共时纵横坐标,从传播、技术与文化等多维探寻春晚“传播仪式观”的形成动力。基于此,本文的研究逻辑思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是探寻春晚“仪式观”的形成的历史技术动因。依据传播仪式观的核心观点,“仪式观”是一种仪式性的传播模式,它与分享、参与、联合、交往等概念密切相关,强调传播在共同信仰的表征和社会的维系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是指在时让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它的原型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追溯春晚的历史源头,春节作为春晚诞生的母体,为春晚“仪式观”的形成设定了“守岁”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团圆”这一重要的空间铺排。在考察影像春晚的最初源头和完整的演进过程时,从中国影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新中国的历史发展、文艺政策的制定、影视技术的变革等动力诱因,以《春节大联欢》、《笑的晚会》、《迎新春文艺晚会》三部作品作为重点文本。在考察创办电视直播春晚的时代语境,以黄一鹤导演的五台春晚为案例,论证电视直播春晚在“共时”上的优越性,解析其如何对观众形成时空关系上的维系。在探寻心理空间扩张的技术动因和传受双方的观念变迁时,还通过对1985年“直播事故”、1996年“三地互传”及网络春晚等三大技术实验案例进行反思。第二,是探寻春晚“仪式观”的形成的视觉文化动源。依据传播仪式观的核心观点,仪式观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传播行为和过程,“仪式”已经不仅仅指代“典礼的秩序形式”,它成为一个隐喻,将传播看成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使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传播研究应该致力于对传播行为和过程中所包含的意义的阐释。春晚是大众文化中的电视文本,对其进行“类型研究”、“明星研究”和“奇观研究”就是从文本内部自生结构出发,探寻春晚“仪式观”形成的文化动力。以大众文化意义上的分析模式,从主题立意、演播方式、串联结构、节目组构等四个维度对春晚的程式进行分析。选择小品类和纪实类两个春晚原发节目类型进行文本细读;在符号学理论的观照下,解析了春晚明星的生产机制,并以“平民明星”为例,分别阐释塑造(挪用)、复制(替代)和重塑(移情)三种机制的动态呈现,确立多元开放的春晚明星标识性联线;以奇观理论为起点,梳理春晚奇观营造历程,并尝试进行美学分析,认为其直接导致观众高峰体验和感恩之情的生成。由此,确立作为大众文本的晚会程式与类型、折射时代风尚的明星谱系与生产和推向影像极致的奇观营造与体验三大动力源。本论文采用文献法、个案分析法、例证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展开研究。本论文的影像资料采用的是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发行的1984—2012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VCD等,通过对影像资料进行拉片,对春晚节目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采用个案与例证分析法,通过对春晚中重要且特殊的节目类型或现象进行考察与反思,理清春晚中某种类型或现象的发展变化历程,分析各种变化背后的作用机制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证,展开分析以论证范式归纳的正确性。还对历届央视春晚的节目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制成图表,为找寻春晚的变化规律作依据。本论文认为:第一,春晚实际上起源于中国人在除夕守岁时对“文化填补”空间的心理期待和配置行为。从《春节大联欢》到《笑的晚会》,从《迎新春文艺晚会》到《春节联欢晚会》形成影像春晚的整体序列。现场直播技术的成熟成为电视春晚重要的技术保障,也成为春晚跻身“新民俗”行列的动力诱因。而当电视介入大众生活,春晚以“新民俗”的姿态融入除夕团圆时刻,此时的团圆便促成民族心理空间的扩张。第二,中国特色的春节联欢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中和之乐”与“家国伦常”的文化基因之上。春晚节目均被安排在剧场与茶座套装式演播空间中演出,选择在直播状态下的电视化呈现方式。直播春晚沿袭了1983年之前“影像春晚”的节目类型,并产生小品类和纪实类节目两大原发类型。春晚明星的产生则形成了塑造(挪用)、复制(替代)和重塑(移情)等三种机制及在动态中演进的标识性联线。在奇观营造的历程中,也直接导致了观众高峰体验和感恩之情的生成。本论文的创新意义在于尝试以传播仪式观理论分析文化传播中的具体事象,通过对动态演进中的影像文本的分析,论证媒介仪式在凝聚民族共同体,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中所能发挥的特殊作用。在传统文化受到多元价值观和外来文化冲击的今天,利用仪式激发全民血液中的精神因子,唤醒全民集体无意识,是保护民族文化,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而事实证明,30年的春晚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中利用自身强大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能量,有效地弥合了中华文化的深层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