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气候变化和CO2排放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及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2018年4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了《2018年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该报告指出,中国的气候变暖较为明显:1951年以来,中国的地表气温每十年提高0.24℃,其增幅高于同期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中国排放的CO2总量也急剧上升:2007年,中国排放的CO2总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排放国。碳排放总量的增加,不仅导致温室效应的加剧,也会给中国造成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2016年9月,中国加入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并向联合国承诺: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力争到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1;碳强度(定义为生产单位GDP所排放的CO2数量,单位:吨/万元)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60%—65%。为兑现承诺,2016年年底,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6]61号)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到2020年节能减排的任务,即到2020年碳强度要比2015年水平下降18%;工业碳强度要比2015年下降22%。截至2017年6月,全国大多数省份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中确定的节能减排任务要求中也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目标,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绩效考核任务。因此,如何降低碳强度,对于正处于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发展阶段,努力实现高质量增长目标的中国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降低碳强度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来实现。考虑到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重要阶段,同时,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也难以改变,结构调整对碳强度的降低作用在短期内难以显现。同时,大多数研究成果也表明:提高技术进步可以作为降低碳强度的重要抓手。在这种背景下,技术进步就成为降低碳强度,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鉴于此,许多学者围绕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影响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研究中国地区碳强度的成果大多从静态模型出发,并假定地区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同时从动态模型、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考虑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影响较为缺乏。基于此,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国碳强度的收敛特征,重点关注了技术进步对碳强度收敛的影响。同时选择中国省际碳强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相应的碳强度动态调整模型,在传统实证分析方法基础上增加了空间维度信息,改进了传统碳强度的研究方法;完善了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影响机制分析;丰富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能源经济学中的应用。考虑到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产业部门,在过去40年中,工业能源消耗所排放的CO2占中国能源消耗总量所排放CO2的70%左右,因此工业的节能减排关系到中国整体减排任务完成的关键。与传统研究工业碳强度的文献不同,本文在同一框架下从技术进步来源的视角上考察了各种技术进步渠道对中国工业碳强度的影响。并将技术吸收能力作为影响开放渠道形成的技术溢出作用碳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拓展了技术溢出理论在低碳经济学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具体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本文以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影响作为核心研究内容。首先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对中国碳强度的收敛特征(随机收敛、s收敛、b收敛)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考察了在b收敛分析框架下技术进步对碳强度下降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省际碳强度在2000-2014期间内的变动具有明显的随机收敛特征。这表明外在冲击对某一个省的碳强度产生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在长期内,该省的碳强度仍然会返回其补偿差异均衡水平。同时,实证结果还表明:我国的碳强度仍然具有绝对b收敛和条件b收敛的特征。即某些初始碳强度较高的省份,其碳强度下降的速度将高于那些初始碳强度较低的省份。随着时间的转移,各省的碳强度将趋于稳态。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加快了中国碳强度进行条件b收敛的过程,说明技术进步的提高可以使得碳强度的收敛速率变得更快,使各地区的碳强度早日达到均衡状态。对中国碳强度收敛性特征的分析为中国制定各省份的碳减排目标、分配碳减排任务等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合理的参考依据。例如,一方面可以通过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提高北京、上海、山东等这些初始碳强度相对偏高的东部省份碳强度的下降速度;另一方面对于青海、甘肃、新疆等这些初始碳强度相对偏低的西部省份,应适度放宽环境管制措施,从而使不同初始水平的碳强度趋于均值。在上一章节基础上,本文接下来采取中国2000-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增长核算框架核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进步的代理变量,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广义最小二乘法模型,Driscoll-Kraay方法,GMM等方法从整体和区域差异比较的层面研究了技术进步对中国碳强度的影响。随后,在传统分析维度上增加了空间维度的信息,采用静态和动态的空间面板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碳强度的影响。通过对静态和动态的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碳强度的调整具有较强的连续性,技术进步的提高有助于碳强度的降低。但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不同省份地区之间存在诸如自然资源禀赋、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的较大差异,本文也按照各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将中国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从区域差异比较的研究视角考察了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差异化影响。基于中国地区差异比较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之间,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技术进步能够在5%的高度显著水平上降低碳强度。但对于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降低作用有限。就影响力大小而言,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对降低碳强度的作用最为明显,西部地区最弱。此外,中国的碳强度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特征。采用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本省的碳强度变动也会受到相邻省份碳强度变动的影响;技术进步的空间效应对碳强度的影响较大,甚至大于该省本身的技术进步对碳强度的降低作用效果。这表明以往忽视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并没有清晰地揭示技术进步作用碳强度的影响过程。最后,本文选取中国工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统一的技术溢出分析框架,重点考察了各种技术进步渠道对工业碳强度的影响,试图厘清自主创新、对外开放形成的技术溢出与碳强度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评估中国实施的自主创新、对外开放等政策对碳强度的作用效果。基于线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各种技术影响渠道作用碳强度的过程中,自主创新是降低碳强度的最重要的途径,其对工业碳强度的降低作用效果远远大于其它各种开放渠道形成的技术溢出对工业碳强度的降低作用。除出口渠道外,各种开放渠道形成的技术溢出都能够降低工业碳强度。将自主创新(自主研发投入强度)和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工业行业的水平作为反映技术吸收能力的代理变量,采用基于门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各种开放渠道产生的技术溢出对工业碳强度的影响是非线性的。提高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工业行业水平有助于促进FDI和进口渠道对降低工业碳强度正向溢出作用的形成,同时降低出口渠道对工业碳强度产生的负向溢出作用。但是,自主研发投入强度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各种开放渠道对工业碳强度的正向溢出作用的增强,它反而抑制了这些渠道对工业碳强度的正向溢出作用,说明自主研发投入强度整体的增加并没有给工业企业带来更强的技术吸收能力,发挥出它对企业吸收能力的作用,表明中国工业不应纯粹注重自主研发投入规模的增加,而应考虑投入的结构及其产出效率等因素,进一步发挥出自主研发投入对各种外来知识的消化吸收作用。最后,论文总结了本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