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盘菌[Sclerotini 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是一种引起多种植物土传病害的重要病原真菌,该菌寄主种类多,据报道多达75科450多种,可引起许多重要植物的菌核病,如油菜、大豆、向日葵等油料作物,莴苣、芹菜、萝卜等多种蔬菜作物和多种豆类等,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该病菌菌核存活能力强,难以防治,目前主要通过化学药剂以及生防药剂控制该病害。菌核在核盘菌的生活史中占重要地位,2006年,核盘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公布,为在分子水平研究菌核的形成和发育途径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目前,有关于核盘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较少,主要受其转化方法的限制。至今已有PEG介导原生质体和农杆菌介导子囊孢子堆核盘菌实行遗传转化,然而这些方法转化周期长,操作繁琐,用农杆菌介导核盘菌菌丝的遗传转化虽然在周期、操作以及转化效率上显著优于上述方法,但是该方法获得的转化子假转化子太多,转化子的稳定性不高。针对这些问题,本课题研究了农杆菌介导核盘菌原生质体的转化体系,得到了近500个转化子,并以此为基础,对其中菌核表现异常的转化子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先制备核盘菌的原生质体,并将其与含有质粒pTFCM的农杆菌菌株EHA105在AS条件下共培养,2天后,用500μg/ml头孢霉素和30μg/ml潮霉素的PDA对共培养物进行选择性培养,成功得到了500多个转化子。随机挑取部分转化子用HPH特异引物进行PCR鉴定,这些转化子的基因组DNA中均扩增出期望片段,初步表明已经成功的将潮霉素片段转移至核盘菌的基因组中。用原生质体再生的办法对菌核表现异常的菌株Sunf-M-N250和Sunf-M-N156进行纯化,以得到菌核异常性状能稳定遗传的再生菌株Sunf-M-N250-R10和Sunf-M-N156-R10,并对这两个再生菌株的进行了生物学方面的研究:Sunf-M-N250-R10在PDA上不产菌核,在胡萝卜培养基上产菌核,菌落菌丝体较厚,对油菜、拟南芥以及小白菜都有较强的致病力,生长速度快。Sunf-M-N156-R10菌落菌丝体稀薄,在PDA上产菌核较少,胡萝卜培养基上产菌核,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稍慢于初发菌株,对油菜、拟南芥以及小白菜致病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