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文化的活动,但不同的译者对其本质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译者把翻译看作是一种“艺术”或“创作”,认为翻译就是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是再创作。有的译者则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他们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原作和译作,并试图创造出和原作一样的译作。还有译者坚持认为翻译既是“艺术”又是“科学”。本文作者认为,翻译可以是译者为了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而再现原作世界的认知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认知能力,发挥目的语及其文化的特点,在译作中尽力完整体现原作所描述的世界。再现原作世界的过程中,译者不断地作出选择,因而表现出一定的自由。由于译者所认知的原作世界和译者本身所经历的世界是基本相同的,人类本质上是相似的,语言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以及文化的趋同性等,它们充分说明翻译是可行的。但是,译者在翻译中并不享有完全的自由。译者要受原作的各种限制,它们包括原作的作者、语言特点、风格、创作目的、甚至创作时间和地点等。同时,译者要受其自身的各种限制,它们包括译者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审美取向、翻译动机等。此外,译者还要受价值观念、世界观和意识形态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自由是相对的。显然,译者不能滥用其自由,因为它有一定的限度。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简介中简要介绍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写作本论文的目的、方法和意义。第一章阐述了关于翻译本质的论争,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本文作者对于翻译本质的新认识。由于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译者不断作出选择的过程,因此译者享有一定的自由。本章首先简要分析了哲学上所讨论的自由,以及它在翻译中的含义。其次,本章讨论了翻译的步骤,并简要探析译者的自由在每个步骤中是如何受到了限制。第二章通过分析作者与译者享有共同的世界、世界语言的共同性、人类本质的相似性以及文化的趋同性等,讨论了翻译的可行性。具体结合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本章还从句法角度论证了翻译的可行性。本章指出不可译性本质上是指翻译的困难,并非是指完全的不可翻译。最后本章还讨论了可译性的限度。第三章描述了译者在翻译步骤中的自由是有限的,因为译者会面临各种限制性因素。译者在翻译所涉及的语法、语义、句法和语用等方面都会因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受其限制。一般地,译者可以完成其作为译者的职责,但在某些方面译者暂时是不自由的,译者可能无法完整再现原作所描述的世界。本文最后在结论部分试探性地总结道,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民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翻译中,译者的自由本质上旨在克服各民族语言和文化个别差异性,最终构建一个近似统一的世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