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与卞之琳《哈姆雷特》中译本素体诗音乐性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1987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623年第一部《莎士比亚全集》问世以来,他的三十七部戏剧即被译成多种语言。约一百五十年以前,“莎士比亚”这一名字传入了中国,他的戏剧也在二十世纪初叶有了中文译本。莎剧的特点之一在于大多用素体诗写就。例如在《哈姆雷特》中,约有60%为素体诗。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如何翻译素体诗为决定译本是否成功的关键。选择《哈姆雷特》作为文本分析的原因在于悲剧在莎剧中最为著名,而《哈姆雷特》作为四大悲剧之一更是被卞之琳称作“莎士比亚的中心作品,最丰富的作品”。(1989:1)根据翻译中文体选择的不同,我国莎剧翻译可分为两个流派,一是以朱生豪为代表的散文体派,一是以卞之琳为代表的诗体派。近八十年来,《哈姆雷特》的各个译本受到广泛关注,但其中素体诗译文的音乐性较少人问津,而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的更是少之又少。基于上述原因,本文通过比较朱生豪、卞之琳的《哈姆雷特》译本来分析其在素体诗移植中如何实现译文的音乐性传递,并希望能为莎剧的翻译和重译带来一定启发。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诗歌的音乐性特征,包括节奏、韵律和修辞,并回顾了素体诗的发展历程,对莎翁、《哈姆雷特》及其中文译本也作了相应叙述。第二、三、四章是论文的主体,从不同方面对译文的音乐性特征进行对比分析。音乐性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格律和韵律,因此这两者便构成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其中格律着重探讨了用中文的“顿”来代替英文音步的可行性和译者的具体操作方法及作用。朱、卞二人以二三汉字为一顿模仿英文音步,朱先生译文中有大量结构并列的句子,节奏整齐;卞先生是诗体翻译,每行均五顿,与原文形似。而韵律在两译本中有多种表现类型,具体为尾韵、谐韵、内韵、双声、叠韵和叠词。通过文本分析,韵对音乐性的作用清晰明了。以有韵之文译无韵之诗使得译本读之美妙,听之悦耳。第四章探讨了修辞手法在传达音乐性中的作用,反复、对偶、排比均是两位译者较常使用的修辞格,它们使行文紧凑有致,富于节奏感。最后一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前景和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主要探讨移植肾组织CD44的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1、雄性Wistar大鼠20对,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后,采用原位低温
20世纪末,闽南语歌曲随改革开放由闽台地区逐渐流行至整个大陆,风靡一时,如今已呈现出疲态后继而乏力之势,究其原因,除有其流行自然规律因素以外,与文化新生产力意识融合不够
蚕蛹是蚕茧抽丝后的副产品。过去,大部分被用作饲料和肥料,少量被人食用,经济价值很低。其实,蚕蛹是很宝贵的资源。在干蚕蛹中,含有25~29%的蛹油及51~59%的蛋白质,蛋白质中含人
<正> 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以下简称《“左派”幼稚病》)写于一九二○年的四、五月,那是苏维埃政权建立的第三个年头。在十月革命的推动下,“许多国家
目的分析以昏迷为主诉的急诊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变化,对患者的急救作指导性建议。方法于2001-02~2006-05,选择我院急诊科收住的156例以昏迷为主诉的急诊入院患者,分析
大型喷杆式喷雾机在田间作业时,喷杆运动严重影响了喷雾分布,悬架系统是控制喷杆动力学行为的关键装置,既要隔离来自车体的高频扰动,又要使喷杆跟踪低频的地面坡度变化,时刻
目的研究炔雌醇环丙孕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脂代谢的影响,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指标检测提供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该院就诊治疗
<正>阑尾切除术多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出现阑尾牵拉反应常难以避免,给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牵拉反射所致迷走神经兴奋进而引起心律下降更带来一定风险。因此常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