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沅江话是数千年来,尤其是近一千多年以来,在移民赣语、移民湘语(或者说是类赣湘语)、西南官话及普通话的重重包围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带有湘赣混合体色彩的新湘语。 以往对于沅江话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对其语音词汇的描写上。本文第一章通过相关语料及田野调查资料,对沅江话新老派语音差异进行比较,探讨沅江居民老中青三代对沅江话语音特征的保留与消失情况,并分析了形成沅江话新老派语音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第二、三章在结合人文历史背景,尤其是移民历史背景的同时,通过与周边湘语、赣语、官话等的一系列对比,进一步探究了当今沅江话的成因及其演变发展规律,分析了沅江话的语音历史层次关系。第四章从沅江话与赣语词汇的相似度角度来进一步印证沅江话历史上受赣语侵蚀的事实。 通过对比分析,认为造成沅江话新老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益阳话和官话的双重影响渗透作用。通过对其语音历史层次的分析,发现沅江话在北方官话的挤压和邻近赣语的侵蚀下产生的一系列音变符合湘语整体受官话和赣语侵蚀音变的一般模式。尤其是中派浊擦声母z的边音化为解释益阳话全浊声母边音化提供了重要的共时语料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