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杉木人工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探究生态过程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理论,主要用以研究多种化学元素含量及其平衡关系,可以把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在元素水平上统一起来。这一理论将为揭示杉木人工林养分平衡关系和其受环境影响模式提供新的研究手段。为此,本文以中国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主产区杉木人工林植被-土壤-凋落物连续体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不同分布区域、不同立地条件(立地指数I:18、II:16、III:14)杉木人工林的碳(C)、氮(N)、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系统研究,阐明杉木人工林的各组分养分水平及植物生长限制等状况,揭示化学计量特征沿地理和气候梯度的变化格局,为杉木人工林科学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的主要结果是:1.通过收集已发表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后,探究叶片N、P化学计量特征的时空变化格局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对全部龄组而言,叶片N、P含量及N:P的平均值分别为11.94 mg g-1、1.04 mg g-1和12.93。叶片P含量和N:P在5个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线性拟合分析的结果表明随着年平均气温(MAT)和土壤N含量的增加,叶片P含量减小,而N:P增大。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叶片P含量和N:P受MAT、土壤N含量和林分年龄的影响较大,而叶片N含量受环境的影响较小。2.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取样,在中国亚热带19个中林龄杉木人工林采集土壤-凋落叶-叶片样品,探究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空间变化格局及控制因素。结果表明:(1)土壤C:N、C:P和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32-18.27、2.15-230.48和2.11-15.05,平均值分别为13.22、83.50和6.05。SOC和TN,TN和TP之间存在良好的约束关系。随着海拔升高,土壤TN和TP含量增大,土壤C:N:P则减小。随着MAT和年太阳辐射总量(ATSR)升高,土壤TP含量减小,C:P增大。土壤C:N:P随年平均降雨量(MAP)和年蒸发量(AE)升高而增大。(2)凋落叶C、N和P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8.32 mg g-1、8.87 mg g-1和0.46 mg g-1。C:N、C:P和N:P的平均值分别为52.93、1049.84和19.84。凋落叶N和P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凋落叶C和N、C和P之间关系不显著。凋落叶化学计量特征与地理、气候和土壤化学变量之间表现出线性或非线性相关关系。层次划分分析表明地理和气候变量为凋落叶C和N含量、N:P的空间变异贡献了大部分的解释量。凋落叶P含量主要受到土壤化学变量的调控。(3)与全球和国家尺度研究结果相比,杉木叶片C含量、C:N和C:P相对较高,而叶片N和P含量则相对较低。叶片N:P平均值为11.49,显著低于14,表明杉木生长受N限制。碳重吸收效率(C resorption efficiency,CRE)、氮重吸收效率(N resorption efficiency,NRE)和磷重吸收效率(P resorption efficiency,PRE)的平均值分别为5.46%、33.05%和61.59%。随纬度升高,叶片C含量和CRE增大,其变化主要受到MAT的驱动。随海拔升高,叶片P含量和PRE增大,而C:P和N:P则减小,其变化主要受到土壤P含量的驱动。林分年龄显著影响叶片N和P含量,以及C:N和C:P。CRE和PRE还分别受到叶片C和P含量的影响。3.通过整合区域尺度野外实地考察取样获得的土壤-凋落叶-叶片N、P数据,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三条佐证中国杉木生长受N素限制的证据。结果表明:第一,叶片N:P平均值为11.49,显著低于N素限制阈值14,表明杉木生长受N限制。第二,叶片N含量较少受到环境变量的影响,表现出低变异性。叶片P含量和N:P受到土壤P含量、MAT和海拔的显著影响,两者均表现出高的变异性。第三,PRE显著高于NRE。叶片N:P随着PRE和|NRE-PRE|的增加而增大。4.在局域尺度的林分水平上,探讨不同立地条件对杉木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立地指数的变化,根C、N含量和C:N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枝N、P含量和C:N、C:P表现出边缘显著的变化趋势。叶片化学计量随立地指数的变化未表现出显著的变化趋势。树木各器官N:P在不同立地指数间差异均不显著。土壤化学计量特征显著影响到叶片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养分重吸收,表现出一定的化学计量灵活性。综上所述,在杉木速生阶段,植物生长受N限制,应适当施加N肥,以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杉木人工林生产力。区域尺度上,杉木人工林植被-土壤-凋落物连续体化学计量特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地理和气候因子的调控。化学计量灵活性可能是植物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帮助植物在不同立地条件影响下维持自身正常的生命活动。
其他文献
森林群落的周转率是衡量森林动态的重要指标,指一定时期内群落中物种及其个体数量等指标变化量与这些指标总量的相对比例。分析群落内植物的周转动态有助于认识群落的构建过程并进一步了解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热带森林植被类型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保留着多种类型的热带天然老龄林和经历过不同方式和不同强度干扰后自然恢复的天然次生林,是研究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动态规律的理想场所。以往对于霸王
以金银花为原料,采用水浴加热辅助提取法同步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与总黄酮,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基于单因素试验,以绿原酸与总黄酮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因变量,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乙醇体积分数进行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1 (mL/g)、提取时间82 min、提取温度57℃、乙醇体积分数66%。该工艺条件下,从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与总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理想的生物源杀虫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印楝素。我国引种印楝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仍然缺少其精准化栽培的理论和技术。为了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印楝的高效栽培理论体系,充分挖掘印楝素的生产潜能,本研究以最为关注的水分和光照两个环境因子作为切入点,分别以印楝幼龄实生苗和印楝成年无性系作为试验材料,分析印楝幼苗生长及其初生代谢酶对不同
研究森林CH4通量变化过程与源汇转换格局是森林生态学、应用气象学及全球变化研究等相关学科及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科学主题。华北低丘山地地处暖温带气候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一直是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迄今为止该地区森林CH4通量变化及其控制机制的研究至今未见详尽的文献报道。因此,研究该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CH4通量变化特征、源汇转换过程及其影响机制,测算累计通量及其增温潜势,尤具
松材线虫病是世界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给我国松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但松材线虫病因其病害系统的复杂性,致使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致病机理尚未有明确的科学定论。松材线虫致病过程中松树萜烯类物质代谢紊乱导致的空洞化现象是其典型的病理学事件;分子拟态蛋白是病原物分泌的与寄主防御相关蛋白在结构或功能上相似的蛋白,其能干扰寄主的防御反应。松材线虫分子拟态蛋白可能
木材干燥是实木利用的一个重要工序。木材的干燥质量及效率直接决定着木制品的出材率及产品质量。低渗透性木材在干燥过程中存在干燥时间长、能源消耗大,容易产生干燥缺陷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高效利用。微波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木材的渗透性,为难干木材的高效高质量干燥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以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心材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微波处理工艺,分析微波处理材微观构造和孔隙结构
报纸
杨树、落叶松和云杉是我国主要用材树种,木材利用广泛,在国内外木材市场上占具重要地位。杨树属于被子植物,而落叶松和云杉属于裸子植物,二者的木材结构不同,暗示其木材形成机理存在差异。本研究选取84K杨树、日本落叶松和粗枝云杉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测序结合三代测序手段,探索miRNA、mRNA及其可变剪切形式在木质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比较裸子植物树种日本落叶松和粗枝云杉和被子植物树种84K杨树在木材形成过
紫杉醇(Paclitaxel)是从红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二萜类化合物,其抗癌活性广谱而高效。7-木糖基紫杉烷类的木糖基化代谢处于紫杉醇等7-羟基紫杉烷生物合成的分支途径,是影响红豆杉紫杉醇含量的重要步骤,其关键酶为紫杉烷7-木糖基转移酶(Taxane 7-xylosyltransferase)。鉴定并实现编码基因的定向调控,对显著提高紫杉醇的含量、降低紫杉醇的生产成本具有重大意义和应用价值。
纤维素作为植物细胞壁中必不可少的结构成分,是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在自然界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桉树(包括巨桉)作为优良用材林树种,为造纸行业和木材行业提供了大量的植物纤维原料。纤维素合成是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一系列重要生物学过程,每个过程均由多基因参与且呈网络调控。目前仍缺少对巨桉木材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和非编码RNA调控作用的研究。本研究以巨桉3个不同部位(胸径处、树干中部和树干上部)的主干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