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小鹅瘟病毒VP3基因疫苗以三个剂量(1μg、3μg和6μg)基因枪轰击、三个剂量(50μg、100μg和200μg)肌肉注射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肌肉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空载体pcDNA3.1(+)和生理盐水为对照。在免疫后的3d、7d、14d、21d、28d、35d、49d、63d、77d、105d采抗凝血和凝血两份,133d、161d、189d、217d采凝血一份。采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MTT法)、流式细胞术(FACS)及间接ELISA分别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行检测。结果如下:1.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①除肌注200μg组外五个剂量的pcDNA-GPV-VP3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都对ConA有明显的反应性,从第14d开始增强,第28d时达到最高值,以后开始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都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空载体对照组在第7-63d时还显著(P<0.05)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②基因枪轰击免疫小鼠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6μg组>3μg组>1μg组,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③肌注免疫小鼠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100μg组在免疫后21-35d极显著(P<0.01)高于50μg和200μg组,而200μg组的反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似。④基因枪轰击组与肌注组比较,二者间无显著性差异。⑤基因疫苗组与弱毒疫苗组比较,基因枪轰击3、6μg组和肌注50μg、100μg组分别在第28d、7-105d、28d、21-35d都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弱毒疫苗组。2.CD4+、CD8+T淋巴细胞数:①六个剂量的pcDNA-GPV-VP3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小鼠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都在第28d时达到最大值,且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空载体和生理盐水对照组。②基因枪轰击免疫小鼠后,小鼠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值6μg组较高,CD8+T淋巴细胞值基因枪轰击组间差异不显著。③肌注免疫小鼠后,小鼠外周血CD4+、CD5+T淋巴细胞值50μg组都高于100、200μg组。④基因枪轰击组与肌注组比较,小鼠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基因枪轰击6μg组和肌注50μg组都高于其它各组,其它组之间差异不显著。⑤基因疫苗组与弱毒疫苗组比较,小鼠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基因枪轰击3、6μg组和肌注50μg组都高于弱毒疫苗。3.小鼠血清中特异性GPV血清抗体IgG动态变化:①六个剂量的pcDNA-GPV-VP3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小鼠血清中特异性GPV血清抗体OD值从第14d开始升高,第21d达到最大值,以后开始下降,且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空载体和生理盐水对照组。②基因枪轰击免疫小鼠后,小鼠血清中特异性GPV血清抗体OD值6μg组>3μg组>1μg组,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③肌注免疫小鼠后,小鼠血清中特异性GPV血清抗体OD值200μg组较高。④基因枪轰击组与肌注组比较,小鼠血清中特异性GPV血清抗体OD值除200μg组较高外,其它各组筹异不显著。⑤基因疫苗组与弱毒疫苗组比较,小鼠血清中特异性GPV血清抗体OD值基因枪轰击6μg组和肌注50、200μg组在第21-35d、21d都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弱毒疫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