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与教学从来都是紧密相关、相互关联、互为表里的,一方面课程为教学提供基本理念、总体框架和内容要素;另一方面课程需要教学来实现和完成自身,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课程的逻辑延伸和复杂表现。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作出相应改变,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是课程改革的主体,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观念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观念决定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观念深深地根植于教学文化之中,有怎样的教学文化,就会产生怎样的教学观念。教学文化是教育观念产生的土壤,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传统课堂教学文化的诸种弊端已日渐显现,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潮流。为了更好的使新课程改革得到实施,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文化,建构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要依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的规律来进行,教师要转变自己课堂教学中的诸多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教学文化重建的前提。生本理念的确立是教学文化重建的核心,确立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是教师也是教育的终极追求。教学评价的变革则是教学文化重建的关键,如果包括高考在内的诸种评价如果不做出实质性的变化和改革,那么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和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美好理念、愿望的实现,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诸多教学理念的转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去。改变课堂教学中行为方式,反思教学行为,形成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实现课程改革“造就新型公民”这一根本目标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