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化疗栓塞对肾癌手术及病理组织结构的影响,评价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肾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病人30例为研究组,同期类似大小肿瘤单纯手术切除病人3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手术情况和病理切片进行研究。术前介入组采用Seldinger’s技术,局麻下经一侧股动脉穿刺,行选择或超选择性插管,造影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化疗栓塞。栓塞术后3~7天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观察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肿瘤周围状况以及术后病理切片HE染色的组织结构变化,与30例单纯手术组进行比较,并随访两组生存率。结果:1、术前介入组肾动脉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增粗,分支紊乱移位,瘤体内可见粗细不均、扭曲杂乱的新生血管、动-静脉瘘及血池等征象,实质相及静脉相可显示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癌栓形成情况。介入组术中失血量为0~600ml ,平均177.67±22.86m1;手术时间为60~160min,平均95.30±6.87min;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为0~1600 ml,平均466.37±69.80ml;手术时间为85~200min,平均120.27±9.98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介入组术中见瘤体缩小,质地变软,表面苍白,瘤体表面静脉萎陷,肾周形成明显水肿带,易于分离;术后大体标本切面见大面积肿瘤组织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单纯手术组瘤体表面血管怒张,与周围粘连,分离易出血。2、病理组织结构(HE)改变:通过病理切片观察介入组与单纯手术组的肿瘤坏死区域平均面积分别为75%、15%;肿瘤组织呈X3、X4退变者介入组18(18/30)例,单纯手术组2(2/30)例;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程度中、重度变化者介入组19(19/30)例单纯手术组(5/30)例;淋巴细胞浸润介入组21(21/30)例,单纯手术组6(6/30)例。全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介入组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P<0.01)。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的中位数介入组26.9,单纯手术组12.7,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术前介入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成功率。2、术前介入治疗促进肿瘤细胞坏死、退变、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肾癌术前介入治疗产生疗效的重要机制。目的:探讨术前动脉化疗栓塞对肾癌Survivin、Bcl-2和PCNA表达的影响,评价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分别测定术前介入化疗栓塞组和单纯手术组肾癌组织标本中Survivin、Bcl-2和PCNA表达,并用真彩色图像分析系统测量Survivin、Bcl-2和PCNA阳性积分光密度,所有指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计算,阳性积分光密度分别是:介入栓塞组Survivin为0.1461±0.0124,Bcl-2为0.0293±0.0043,PCNA为0.0361±0.0287;单纯手术组Survivin为0.4547±0.0350,Bcl-2为0.2031±0.0141,PCNA为0.3501±0.0044。介入栓塞组表达均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癌术前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后,肿瘤组织Survivin、Bcl-2和PCNA表达显著下降,提示术前介入化疗栓塞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肾癌细胞的侵袭性和增值活性,从而降低肾癌的恶性潜能和改善预后。还可作为监测介入化疗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