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 一批极具学术研究价值的帛书,其中包括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四篇。学者们经过反复论证,认为这四篇古佚书即《汉书·艺文志》中所著录的《黄帝四经》。《黄帝四经》的出土,使得学界一直怀疑的黄老之学中的“黄学”的真实性得到证实。自此,对于《黄帝四经》的研究就一直没有间断。在过去的四十年中,学界在对《黄帝四经》帛书的整理释义、《黄帝四经》的称名、形成时代、形成地域、学术流派等方面已经讨论的较为充分,并且对于《黄帝四经》的思想研究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继续对《黄帝四经》一书的内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对该书进行较为系统化的梳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首先对《黄帝四经》中“无为”和“道”两个观念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在对《黄帝四经》及学者论著的研读过程,笔者发现,《黄帝四经》中的“无为”既有至高境界的含义也有为治方法的含义。而在为治方法这层含义中,既包括一种虚静的心理状态,也包括因循天道而为政施治的具体方法。对于虚静的心理状态,学者们虽然也将其归于“无为”的一重含义,但却没有将其归于为治方法之中。笔者却认为,这样一种虚静的心理状态正是因循天道进行为政施治的前提条件。因此,《黄帝四经》中的“无为”应具备三重含义,即境界义、虚静的心理状态以及循道而治的治国方法。而该书中的“道”则应包含着本原性及规律性两种内涵,其中规律性的道又可称之为“天道”。在对“无为”与“道”两观念进行界定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无为”的三种含义均是以“道”为根据的。因此也就找到了“无为”与“道”之间存在的联系。第一,“无为”的境界性含义以“道”的本原性为依据;第二,“无为”的虚静的心理状态也以“道”的本原性为依据,但是对于第三种无为的实施却具有现实性的意义;第三,“无为”的循天道而治的方法含义是以“道”的规律性含义,即“天道”为依据的。因此《黄帝四经》一书实际上就是通过“道——天道——无为”这样一条线索层层下贯,从而实现“道”在为治活动中的运用的。因此也就能从学理角度来解释黄老思想成为汉初为治的指导思想的原因了。而且,通过这一番梳理,《黄帝四经》中的大体内容也都能纳入这条线索之中,从而实现了将该书内容系统化的研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