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动结构一直受学者们的关注,当然也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文章致力于晚唐五代时期具有口语色彩的《祖堂集》连动结构研究,从对《祖堂集》中连动结构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看晚唐五代时期连动结构的特点,并参考国外理论,借鉴类型学视角下连动结构的描写框架,对《祖堂集》连动结构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汉语是比较典型的连动语言,各动词共享同一论元,表达复杂而完整的事件。连动结构是语法化程度较低的一种句法结构,在语法化过程中成不稳定态势,倾向于往单个动词结构发展,重新分析后产生了动结式、动趋式结构,这一语法化现象在《祖堂集》中也有所体现。文章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连动结构的研究现状及对连动结构的理解。在晚唐五代时期连动结构普遍运用,而有些连动结构经过重新分析变为动补结构,后面的宾语由两个动词共有变为只单纯是V1所支配。语法学界对连动结构存在着纷争,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存废与否问题;界定标准问题;语义关系问题。此外还将简单地介绍连动结构与形近结构之间的区别。分析各专家学者对连动结构的不同观点,提出其界定标准,为下文系统分析《祖堂集》连动结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托。第一部分主要从句法形式方面分析《祖堂集》的连动结构,并结合跨语言视角下的类型学理论来看《祖堂集》连动结构的类型特点,发现连用的动词多是常式动词,这也符合《祖堂集》活泼轻快的语言风格。在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本章还从联结词①的有无、连用动词的附加成分两个方面来归纳《祖堂集》中连动结构的类型。第二部分主要从语义方面分析《祖堂集》的连动结构,我们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正确的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深层意义,找出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避免可能造成的歧义。作为典型连动语言之一的汉语,连动结构在汉语句法中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借鉴类型学理论框架中的连动结构原则,总结连动结构中动词与论元的关系、动词与动词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进一步分析连动结构的否定形式。古汉语中连动结构虽具有类型学共性,但也有着独特性,如联结词“而”“以”的使用等。V,不V2式能否进入连动结构的否定式是本节讨论的重点。第四部分介绍《祖堂集》与同时期其他禅宗语录中连动结构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共时的比较,分析《祖堂集》与其他语录体典籍的相似和不同,为分析晚唐五代时期的语言面貌提供语料基础。结语部分论述了《祖堂集》中连动结构存在的重要性,总结了连动结构在语法、语义等方面的规律,判断了V不C结构性质,同时指出本文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