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自然学科,物理学的进步往往也是建立在物理实验所取得的一些突破性进展。近年来,我国经过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教育理念,指出物理课程价值应体现在“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强调了物理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生活贴近,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也指出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但是实际上初中物理教学离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笔者通过学生问卷调查以及对身边教师访谈,深入了解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当前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物理问题关注度不高,同时教师引导力度不够;学生难以开展行之有效的分组实验;课堂上一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或是实验过程比较枯燥;教师对生活化实验的研究不够深入;学生对于课外的一些实践探究、小发明、小制作不够重视等。就上述问题,笔者首先通过大量相关文献的查阅,并结合自身近年来的教学经历和各类教研学术活动的学习成果,提出将生活化物理实验引入到物理教学当中的教学策略,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这些策略进行阐述,如:利用生活化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利用生活化物理实验改进现有实验教学、对生活化物理实验进行优化和课后延伸。同时,笔者展示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在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去实践这些策略。最后,通过对教学案例的分析,学生对生活化物理实验教学的反馈调查以及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客观分析,对笔者提出的策略进行了教学评估,研究显示,引入生活化实验的物理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而笔者所提出的教学策略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广大一线物理教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借此,笔者希望为加速推动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贡献出自己一份绵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