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评价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准确可靠地掌握生物多样性信息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决策的基础,开展较大尺度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已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及其保育管理和决策的重要问题。安徽省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跨越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3个气候带,兼跨长江、淮河、新安江3大流域,境内山丘、平原、湖泊镶嵌交错,地形地貌复杂多样,自然景观具有高度的异质性,蕴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本文参考了国家环保部推荐的省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和方法,结合安徽省实际,探讨了安徽省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和方法,提出了野生高等动物丰富度、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植被垂直层谱的完整性、物种特有性、外来物种入侵度、物种受威胁程度、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指数、生境自然度和湿地多样性指数等10个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充分利用安徽省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安徽省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等基础资料,评估了安徽省包括17个省辖市的79个行政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状况。评估结果显示,在79个评价区域中,8.9%的区域,生物多样性等级为“高”;29.1%的区域,生物多样性等级为“中”;24%的区域,生物多样性等级为“一般”;38%的区域,生物多样性等级为“低”。安徽省生物多样性较好的县区主要集中在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而生物多样性较差的县区主要集中在皖北平原地区,总体上反映了安徽省现状,基本体现了安徽省各县(区)生物多样性的差异。此外,本文还初步分析了安徽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提出了保护安徽生物多样性的建议:一是实施好主体功能区划分,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二是加大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控制;三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四是建立安徽省生物多样性监测、风险评估体系;五是强化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六是加大资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