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是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北京话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本文以旗人于18世纪90年代至19世纪20年代创作的京味儿小说和杂评为语料,考察该时期的北京话程度副词。程度副词作为副词的次类,其内部成员也同副词的内部成员一样,虽有共性,但也具有较强的个性。本文主要通过对程度副词进行细致地分类描写,基于语言事实总结归纳出清末民初时期的程度副词在句法语义等各角度的语言规律。
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从程度副词研究和主观性研究两个角度切入梳理学界目前与程度副词相关的研究,并根据已有研究对本文所要具体分析考察的研究对象作内涵的界定,并划定研究范围和行文分类。本文在多次梳理筛选语料后,确定了43个程度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按照程度副词的语义是否可以表示比较,先将程度副词二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再以其程度量级的高低为标准各自再分为三小类,共六小类程度副词。
第二章对相对程度副词进行细致的句法语义描写。该章考察的相对程度副词共有18个,按表示程度量的量级不同分为低量级、更高级和最高级。低量级共有9个词,具体为“稍、稍微、稍加、稍稍、略、略略、略微、微、微微”;更高级包括2个词“更、还”;最高级共有7个词,具体为“最、至、尤、最为、至为、尤为、尤其”。
第三章对绝对程度副词进行细致的句法语义描写。本文考察的绝对程度副词有25个,分为低量级、次高级和极高级三类。低量级绝对程度副词包括“有点(儿)”和“有些”2个词:次高级包括“很、很是、好、非常、挺、多、多们、老、怪”9个词;极高级包括“极、颇、甚、殊、太、顶、所、可、真、极为、极其、颇为、甚为、殊为”14个词。
第四章基于前两章对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的具体句法语义描写,再结合量化分析的方法,对程度副词所呈现的语言规律进行归纳。该章主要得到了清末民初的程度副词在句法分布、语义特征、时代特色、数量分布和语体分布五方面的结论。在句法功能上,程度副词的基本句法功能是作状语,约占97.9%;只有极个别的程度副词可以作补语。在句法组合搭配上,相对程度副词整体更倾向于同动词性短语组合,而绝对程度副词整体上倾向于同性质形容词结合。在组合范围上,绝对程度副词的搭配对象广于相对程度副词。整体上绝对程度副词在语言使用中处于更强势的地位。根据程度副词的各种语义特征,包括[程度量级][主观量级][表示比较][表示确认]等参数,结合数轴数集等概念,本文绘制出一个关于程度副词的连续统轴。时代特色主要从文白夹杂、句法同语义指向远离、特殊程度副词“所”三点得出结论。不同的程度副词在书面语和口语的选择上有所偏重。
第五章是结语。
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从程度副词研究和主观性研究两个角度切入梳理学界目前与程度副词相关的研究,并根据已有研究对本文所要具体分析考察的研究对象作内涵的界定,并划定研究范围和行文分类。本文在多次梳理筛选语料后,确定了43个程度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按照程度副词的语义是否可以表示比较,先将程度副词二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再以其程度量级的高低为标准各自再分为三小类,共六小类程度副词。
第二章对相对程度副词进行细致的句法语义描写。该章考察的相对程度副词共有18个,按表示程度量的量级不同分为低量级、更高级和最高级。低量级共有9个词,具体为“稍、稍微、稍加、稍稍、略、略略、略微、微、微微”;更高级包括2个词“更、还”;最高级共有7个词,具体为“最、至、尤、最为、至为、尤为、尤其”。
第三章对绝对程度副词进行细致的句法语义描写。本文考察的绝对程度副词有25个,分为低量级、次高级和极高级三类。低量级绝对程度副词包括“有点(儿)”和“有些”2个词:次高级包括“很、很是、好、非常、挺、多、多们、老、怪”9个词;极高级包括“极、颇、甚、殊、太、顶、所、可、真、极为、极其、颇为、甚为、殊为”14个词。
第四章基于前两章对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的具体句法语义描写,再结合量化分析的方法,对程度副词所呈现的语言规律进行归纳。该章主要得到了清末民初的程度副词在句法分布、语义特征、时代特色、数量分布和语体分布五方面的结论。在句法功能上,程度副词的基本句法功能是作状语,约占97.9%;只有极个别的程度副词可以作补语。在句法组合搭配上,相对程度副词整体更倾向于同动词性短语组合,而绝对程度副词整体上倾向于同性质形容词结合。在组合范围上,绝对程度副词的搭配对象广于相对程度副词。整体上绝对程度副词在语言使用中处于更强势的地位。根据程度副词的各种语义特征,包括[程度量级][主观量级][表示比较][表示确认]等参数,结合数轴数集等概念,本文绘制出一个关于程度副词的连续统轴。时代特色主要从文白夹杂、句法同语义指向远离、特殊程度副词“所”三点得出结论。不同的程度副词在书面语和口语的选择上有所偏重。
第五章是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