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以育人为本,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教育上,“以人为本”直接涉及教育过程的两个基本主体:教师和学生,而辅导员队伍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以人为本,以生为本,首当其冲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和诉求。本研究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解上海市属本科院校学生视野下目前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评价和期望状态,有利于辅导员工作的进一步展开、辅导员队伍建设以及更多地服务于学生地成长。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得出胜任力的概念性框架和学生期望的概念性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调查问卷。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上海市属本科院校中,大学生对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评价如何?当前大学生对辅导员角色期望、类型期望、年纪期望、工作经验期望、工作期望、人际期望是什么样的状态?学生的性别、年级、政治面貌、是否为学生干部、是否为独生子女对辅导员的期望有影响吗?学生对辅导员胜任力的现状整体评价良好,在知识现状方面,就业知识、综合知识相对欠缺;在能力方面,言语沟通能力、就业指导能力、心理咨询能力相对薄弱;在职业态度和品质方面,学生对辅导员热爱学生评价最高,而对辅导员了解学生评价最低;在辅导员特质方面,学生对热情评价最高,而以风趣幽默评价最低。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整体较高,学生最期望辅导员角色为朋友,其次为老师、类型为专职辅导员、年纪在30岁以下、工作年限为1-3年,最期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定期开展关于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专题教育,最期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为活动式,在学习上最期望辅导员能进行时间管理的指导,在生活上最期望辅导员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组织管理方面对奖励、违纪处理、奖学金评定,在心理咨询与辅导方面最期望人际关系问题的指导,在就业指导方面学生对就业知识与技巧培训方面期望最高,学生对于辅导员关系密切的期望很高,而对严格要求学生相对偏低;辅导员特质上,对辅导员公平公正的期望最高。本研究从学生的角度,系统性的反观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和诉求,针对性地从辅导员建设原则、专业知识、思想政治水平、职业能力、选配机制、激励机制、发展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构建符合与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辅导员队伍,具有创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