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及“一带一路”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国际化经营越来越成为中国新常态,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也越来越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联系。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现金股利政策实质上是企业的一种筹资方式。现金股利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也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规模、现金充裕度、资产负债率等诸多因素。而合理有效的现金股利政策也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从而为企业吸引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合理的现金股利发放也会产生更加良性的市场反应,从而增加企业价值。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企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生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盈利能力下降等。那么,金融危机带来的变化又是如何影响股利政策呢?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化经营企业的股利政策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本文首先对国际化经营和股利政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整合,为之后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借助Logit回归、Tobit回归和事件研究法,本文基于国际化经营视角对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现金股利政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金融危机期间更倾向于不分配现金股利或者降低现金股利支付率;与非国际化经营企业相比,国际化经营企业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以及支付更高的现金股利;随着国际化经营程度越高,现金股利发放意愿却会有所削弱;然而跨国企业一旦决定发放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支付率则与国际化经营水平正相关;与金融危机期间相比,国际化经营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期间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有显著提升,而且国际化经营程度越高,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在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期间的差异越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