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为主中药复方对ⅠB-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无病生存的影响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46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ⅠB-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例的临床资料以评价健脾为主中药复方对ⅠB-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实践中健脾为主中药复方辨证治疗提供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同期对照研究,将ⅠB-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例分别纳入中药组和非中药组,以1、2、3、4、5年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主要观察指标,化疗不良反应为次要观察指标。根据临床病理分期(Tumor-Node-Metastasis,TNM)预设分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影响ⅠB-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例D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寿命表法比较两组病例的DFS率和OS率差异,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Nearest匹配法,1:1匹配,卡钳值=0.1)控制混杂因素对亚组分析的影响;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010.1.1-2019.06.30共纳入819例ⅠB-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例,中药组393例,非中药组437例,IA期43例、IB期53例、IIA期124例、IIB期124例、IIIA期252例、IIIB期220例、IIIC期127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灶部位(P=0.049)、TNM分期(P=0.000)、辅助化疗(P=0.005)、中药复方(P=0.000)是影响根治术后ⅠB-ⅢC期胃癌无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TNM分期(P=0.000)、辅助化疗(P=0.017)、中药复方(P=0.000)是影响根治术后ⅠB-ⅢC期胃癌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以TNM分期分层:IIIB亚组中接受辅助化疗病例208例,中药组87例,非中药组121例,多因素分析显示中药复方是影响IIIB期胃癌根治术后化疗病例无病生存(P=0.000,风险比(Hazard ratio,HR):0.345,95%CI:0.223-0.534)和总生存(P=0.000,HR:0.326,95%CI:0.196-0.541)的独立预后因素,中药组1、2、3、4、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2%、79%、70%、66%、60%,较非中药组的73%、53%、30%、26%、26%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中药组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9%、90%、80%、73%、66%,较非中药组的91%、70%、53%、40%、34%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SM进一步对性别、发病年龄、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化疗周期、化疗方案这6个变量进行匹配。匹配后IIIB期胃癌根治术后化疗病例118例,中药组和非中药组各59例,中药组1、2、3、4、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3%、78%、71%、69%、66%,较非中药组的73%、45%、34%、28%、28%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中药组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87%、77%、75%、72%,较非中药组的93%、64%、49%、41%、41%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IIIC亚组中接受辅助化疗病例124例,中药组46例,非中药组78例,多因素分析显示中药复方是影响IIIC期胃癌根治术后化疗病例无病生存(P=0.001,HR:0.410,95%CI:0.245-0.685)和总生存(P=0.001,HR:0.395,95%CI:0.226-0.692)的独立预后因素,中药组1、2、3、4、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64%、55%、49%、44%,较非中药组的71%、32%、21%、10%、10%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中药组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74%、62%、58%、49%,较非中药组的84%、52%、27%、12%、12%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SM进一步对性别、发病年龄、原发灶部位、Lauren分型、化疗周期、化疗方案这6个变量进行匹配。匹配后IIIC期胃癌根治术后化疗病例66例,中药组和非中药组各33例,中药组1、2、3、4、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8%、66%、58%、49%、44%,较非中药组的75%、27%、22%、15%、15%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中药组1、2、3、4、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77%、68%、63%、51%,较非中药组的84%、50%、29%、19%、19%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IIIB亚组中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病例208例,中药组87例,非中药组121例,中药组较非中药组在1~4级白细胞减少症(44.8%vs 57.0%,P=0.027)、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2.5%vs 56.2%,P=0.022)、贫血(13.8%vs 23.2%,P=0.014)、恶心/呕吐(32.1%vs 43.0%,P=0.014)、腹泻(12.5%vs 19.9%,P=0.025)、手足综合征(26.4%vs 29.8%,P=0.040)发生率方面显著降低,两组间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IIC亚组中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者124例,中药组46例,非中药组78例,中药组较非中药组在1~4级白细胞减少症(45.7%vs 52.6%,P=0.002)、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1.3%vs55.1%,P=0.014)、血小板减少症(15.2%vs 23.1%,P=0.029)、恶心/呕吐(32.6%vs 47.4%,P=0.025)、手足综合征(26.1%vs 33.3%,P=0.039)发生率方面显著降低,两组间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为主中药复方是影响ⅠB-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且是影响IIIB、IIIC期胃癌根治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生存预后的唯一独立保护性因素。健脾为主中药复方可提高IIIB、IIIC期胃癌根治术后接受辅助化疗患者的1、2、3、4、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健脾为主中药复方与辅助化疗联合应用,可降低IIIB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在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恶心/呕吐、腹泻、手足综合征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III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在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模式动物体内实验探索化瘀补肾方对卵巢切除小鼠骨折愈合的影响。2.通过网络药理分析化瘀补肾方有效成分及相关信号通路。3.观察局部缓释化瘀补肾方有效成分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对小鼠骨质疏松模型骨折愈合的作用和对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优化齐墩果酸给药方式。方法:1.实验采用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36只,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化瘀补肾方组每组12只,去卵
学位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大鼠血清及腹腔液中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变化,以及异位内膜NG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 A)和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p75NTR)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探讨盆痛灵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的镇痛作用机理。方法:设假手术组大鼠10只(仅切除单侧结扎段子宫),采用自体内膜移植法建立SD大鼠EMs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盆痛灵低、中、高剂量组和消炎痛
学位
目的:以TNF-Tg小鼠为体内研究模型,淋巴管内皮细胞作为体外研究模型,利用吲哚菁绿近红外成像技术、病理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相关技术研究身痛逐瘀汤通过提高淋巴管回流功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制;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身痛逐瘀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体分子机制,并初步探索身痛逐瘀汤中有效成分对抑制淋巴管内皮细胞炎症的作用机制。研究TNF-Tg小鼠关节外病变,探讨其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并发症动物模型合理性,进
学位
目的:通过在两侧压迫大鼠的两个节段颈髓,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研究参芪麝蓉丸调控BDNF/Trk B信号通路,减少受压颈髓节段内神经元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揭示脊髓型颈椎病发病机理及参芪麝蓉丸的治疗机制。方法:1.大鼠颈髓双节段双侧慢性压迫模型的建立10周龄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采用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压迫大鼠C5-C6右侧椎间隙和C3-C4左侧椎间隙,制备大
学位
目的:研究蠲痹汤及其有效成分羌活醇通过抑制淋巴管内皮细胞炎症,促进膝关节周围淋巴回流功能的疗效机制;探究淋巴系统为蠲痹汤及羌活醇治疗KOA的作用靶点。方法:1.蠲痹汤调控小鼠膝关节淋巴回流治疗KOA的体内研究10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右膝关节DMM(Destabilization medial meniscus)手术建立KOA模型,左膝接受假手术作为对照。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
学位
目的本项目研究肺炎支原体对氧化应激系统中的NOS、i NOS、NO、MDA和抗氧化酶SOD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清肺通络方对MPP小鼠体内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0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清肺通络方组、阿奇霉素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20只。正常组以50ul无菌盐水早晚两次滴鼻,其余各组均以MP国际标准株50ul早晚两次滴鼻,其中前1-3天滴鼻
学位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导致小鼠卵巢颗粒细胞损伤后,基因组差异性表达谱的变化,以及补肾还精方以细胞色素P450为靶点,缓解小鼠卵巢颗粒细胞损伤及卵巢早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研究中,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原代小鼠卵巢颗粒细胞(m OGCs),构建环磷酰胺诱导的m OGCs细胞损伤模型,并以等剂量PBS干预m OGCs作为对照组。采用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 OGCs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双重实验进一步验证清肝利水方在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中的抑制效果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调控TRPC6/Ca2+信号通路有关。方法1.体内实验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COH)、低浓度中药组、中浓度中药组、高浓度中药组、阳性对照组,每组8只并编号。空白组大鼠眼前房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大鼠眼前房注射超顺磁性氧化铁磁珠(SIO)建立慢性高眼
学位
实验目的:研究中药单体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抗肿瘤的下游关键代谢通路靶点,深入解析齐墩果酸抗肿瘤代谢的新型分子作用机制。实验方法:1.在A549肺癌细胞、MDA-MB-231乳腺癌细胞中,使用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Western blot等实验技术,考察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点,齐墩果酸对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增殖标志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
学位
目的:探讨中药榧子有效成分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对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转移的抑制效果及其机制,并进一步将中药与现代纳米技术结合,研发一种靶向、可控释放的纳米材料包裹HHT,解决中药单体抗肿瘤靶向性差的问题,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利用小鼠肺转移瘤模型、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实验评估HHT对肺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转移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