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抗原阴性的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外周血及肝组织中HBV DNA表达情况,探讨肝组织病理改变与组织中HBV DNA的表达状态,以及与血清中HBVM表达模式、HBV DNA表达状态、肝功转氨酶指标及胆红素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上处理隐匿性HBV感染者群体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病例筛选:选取未接种过乙肝疫苗,血清HBs Ag和HBe Ag阴性,而血清抗-HBc和/或抗-HBe和/或抗-HBs阳性的HBV感染病例200例;2、常规检测肝功、肾功、凝血常规以及影像学检查,并尽可能获取肝组织(其中22例在彩超引导下肝穿刺获取肝组织);3、血清HBV DNA及肝组织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血清中HBV DNA及肝组织中HBV DNA进行检测;4、肝组织病理学检测:肝组织标本用石蜡包埋后切片,制备好的病理切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盲法阅片确定肝组织组织学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程度分期;5、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制备好的病理切片用SP法检测肝组织中HBs Ag、HBc Ag的表达。结果:1、外周血HBV DNA定量检出率情况:200例病例中,外周血HBV DNA定量检测,检出15例,外周血中抗-HBc和/或抗-HBe阳性(抗-HBs阴性)组10例,抗-HBs阳性合并抗-HBc和/或抗-HBe阳性组5例,仅抗-HBs阳性组0例,三组外周血HBV DNA定量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组织中HBV DNA定量检测情况:全部22例肝组织中均检测到HBV DNA,肝组织HBV DNA定量1.03+01 IU/g—6.03+06 IU/g,大多数肝组织HBV DNA载量较低,而相应的血清中有4例检测到HBV DNA,肝组织中HBV DNA载量均高于血清中HBV DNA载量;3、22例取得肝组织的HBV感染病例,腹部彩超或CT均未提示肝脏有明显形态学异常改变。4、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2例肝组织病例中,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者(A0F0)2例(9.09%),存在不同程度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者20例(90.91%);组织学活动度0级(A0)3例(13.63%)、组织学活动度1级(A1)8例(36.36%)、组织学活动度2级(A2)6例(27.27%)、组织学活动度3级(A3)5例(22.72%);纤维化分期0期(F0)5例(22.72%)、纤维化分期1期(F1)6例(27.27%)、纤维化分期2期(F2)3例(13.63%)、纤维化分期3期(F3)4例(18.18%)、纤维化分期4期(F4)4例(18.18%);5、肝组织中HBs Ag、HBc Ag表达情况:22例肝组织中仅有2例HBs Ag表达阳性,仅有1例HBc Ag表达阳性,表达为棕褐色染色细胞为阳性细胞;6、年龄、性别与肝组织组织学活动度、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年龄与肝组织组织学活动度无相关性(γ_s=0.105、P=0.643);年龄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γ_s=0.189、P=0.399);男女两组肝组织组织学活动度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9.728、P=0.021<0.05),女性组织学活度1级居多,男性2级居多;男女两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936、P=0.415);7、年龄、性别与肝组织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年龄与肝组织HBV DNA载量无相关性(γ_s=-0.311、P=0.158),男女肝组织HBV DNA载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30、P=0.556);8、不同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表达模式与肝组织HBV DNA载量、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外周血中抗-HBs阳性组和抗-HBs阴性组比较,两组肝组织HBV DNA定量高低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1.624、P=0.134),两组肝组织组织学活动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2.632、P=0.452),两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2.422、P=0.659);外周血中抗-HBc和/或抗-HBe阳性组、抗-HBc和抗-HBe阴性组比较,两组肝组织HBV DNA定量高低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z=-1.508、P=0.154),两组肝组织组织学活动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951、P=0.813),两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4.186、P=0.381);9、肝组织HBV DNA载量水平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在不同肝组织HBV DNA定量分组中,肝组织组织学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均与肝组织HBV DNA载量高低无显著相关性(P>0.05);10、外周血中肝功酶学指标及胆红素指标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不同ALT分组中,肝组织组织学活动度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均与ALT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不同TBIL分组中,肝组织组织学活动度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均与TBIL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中抗原阴性的HBV感染者部分人血清中仍可检测出HBV DNA,在血清抗-HBc和抗-HBe未消失的HBV感染者中血清HBV DNA检出率高;外周血中抗原阴性的HBV感染者,无论是否出现了血清抗-HBs以及血清中抗-HBc和抗-HBe是否消失,肝组织中仍可检测出HBV DNA,仍可能存在肝组织学的改变;外周血中抗原阴性的HBV感染者肝组织病理改变与肝组织中HBV DNA定量、肝组织HBs Ag和HBc Ag的表达状态、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表达模式、血清HBV DNA定量、主要肝功指标之间无明确相关性,血清学检查不能完全真实的反应肝脏的实际病变程度;对于外周血中抗原阴性的HBV感染者,不能仅仅依靠血清学、声像学、影像学等检查结果作出判定,还需要积极的进行肝组织活检,以便更准确的判断病情,拟定合理的医学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