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卫生监督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卫生监督是按照国家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各类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执法,对强化国民健康权益保护和保障公卫健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构建健康中国战略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既往对医疗卫生监督相关理论研究绝大部分集中于自身实际,如关注人员数量、经费保障、工作场所、执法工具等物质性要素。但是,如何从行政法律视角下建设适合当下实际的卫生监督体系,相关研究很少,这也导致了医疗卫生监督的发展遇到了越来越大的问题。通过分析,当下医疗卫生监督主要面临着四大问题。问题一是卫生监督的执法权设置,卫生监督本身不具备单独的监督执法权,无法依照自身实际意愿进行执法。问题二是在工作职能上,医疗卫生监督内容多,范围广,对监督人员专业性要求高,而缺乏独立自主执法权很不利于工作开展。问题三是法律设计,当下的卫生法律法规缺乏体系性,以部门规章为主,非常杂乱。加上医疗许多法律法规过于滞后,许多新兴医疗技术因此难以得到有效监督。问题四是监督人员的法律风险大,执法手段有限,监督工作常常陷入被动。如何解决医疗卫生监督面临的困境,关键是要构建新型高效行政执法体系。通过分析过往研究,笔者提出了医疗卫生监督的“核心四环节”。环节一是建立完善预防监督体系,使用网络大数据提升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实现精准预测,做好未雨绸缪。环节二是打造医疗卫生监督的警示监督体系,实现低成本预防严重违法犯罪的目的,将违法信息关联至多个政府部门,让违法者寸步难行。环节三是保证卫生监督员的有效执法手段,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等新式执法手段,进行精准执法以替代撒网式督查,提升执法精准性。同时加强监督员自身的学习,养成良好的行政法制思维。环节四是打造过硬的执法稽查队伍。监督机构内部把好法律关,严控行政执法案卷质量,以医疗卫生监督质量为抓手,打造高效医疗卫生监督执法体系。通过以上四个途径,同时借助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共同提升医疗卫生监督的整体工作质量,并以此模板作为今后工作开展的可行性方式,为顺利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出有益的经验。
其他文献
对我国企业而言,因为国内股票发行“核准制”下企业IPO通过率较低,所以获得IPO批准并成功登陆交易所的机会属于一项稀缺资源。IPO成功能够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企业的知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在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传播问题受到了全球的重视,近年来我国抗生素生产和需求量巨大,ARGs已经在地区被广泛检测到并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选取城市纳污河流以及污水处理厂为研究对象,采用qPCR技术和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其中的tetA、tetB、sul1、sul2抗生素抗性基因进行检测,研究城市内河流中的抗生素抗性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2012年建立“16+1”合作机制,在贸易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机制为双边贸易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作为拥有良好贸易关系的贸易伙伴,中国与中东欧之间贸易商品的互补性较强,双边的贸易合作也日益紧密。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逆全球化势力的崛起,中国与中东欧对外贸易都面临着绝无仅有的新情况,国际贸易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中东欧国家的角度来看,欧洲一直作为中
近年来,随着乡村小镇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出行的热门选项,乡村民宿也应运而生。如何针对传统民居因地制宜地提出改造方案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对传统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