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英译中翻译项目报告。笔者所选取的翻译对象是《伊拉克战争调查报告》(The Report of the Iraq Inquiry)中的部分内容。这份调查报告,主要介绍了由英国时任首相戈登·布朗委派成立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就英军参加伊拉克战争的各项事宜所展开的相关调查,内容涵盖了英军准备战争、参与战争、军队撤退的全过程。本次翻译实践希望让中国读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了解这一时政大事件,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笔者也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锻炼翻译能力、提高翻译水平。鉴于原文是具有新闻性质的调查报告,在词汇方面,原文涉及了大量特定的机构名称和时政术语;在句式方面,长难句居多,被动语态使用频繁,这不仅要求笔者对相关背景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而且需要笔者有丰富的语法知识储备和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力。这成为本次项目翻译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此外,调查报告作为一种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和严肃谨慎、力求准确的鲜明特点。因此,笔者选择德国功能派理论奠基人卡塔琳娜·赖斯的文本类型论作为理论指导,结合相关时政背景知识,通过拆句、增译、句式转换等多种翻译策略试图逐个击破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力求实现译文和原文的语义对等以及译文语言的简练了然。此次翻译实践让笔者深刻体会到,在翻译工作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是保证高质量译文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不仅要关注文本类型特征,根据不同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而且要对原文涉及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做到"有备而来"。在翻译过程中,笔者要充分利用翻译理论指导实践,并结合翻译技巧,充分利用字典和网络资源,力求使译文忠实、通顺。翻译工作结束之后,笔者要反复校对、推敲,尽可能让译文更加简练流畅。通过此次翻译项目实践,笔者认识到,一份优质的译文,不仅需要笔者选择合适的理论、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还要求笔者具有扎实的英汉双语功底以及不怕困难的坚韧品质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