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针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作分析研究。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100万名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且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变得日趋严峻。因此,选取农民工子女为研究对象,多角度探寻原因,研讨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对策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民工及子女的社会属性(政治、经济、精神生活状态、性格特征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分级管理体制环境,以及这种体制弊端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影响及后果。其次,从借鉴国外义务教育的成功模式方面,得出国外义务教育模式对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启示,提出了在我国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思路和原则。最后,探讨了如何构建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制度,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难题。全文由三大部分构成,共分6章。第一部分(第1、2章)为全文的导引和研究的现状及基本概念。第1章总论,简述了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研究现状。本章概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调查数据引出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策略的探讨。第2章估算了城市农民工及其子女数量,分析了其社会属性、经济特征,以及子女的就学状况、就学渠道、义务教育状况,提出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第二部分(第3、4、5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3章分析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分级体制环境,义务教育的财政及投资环境。第4章借鉴国外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启示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方向。第5章探讨了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思路和原则。包括了以县为主,和谐发展的理念:全民教育、教育公平理念;全纳教育的理念;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和法制化原则;公平性原则:流入地负责的原则;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的原则: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的原则。第三部分即第6章探讨了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对策,提出了解决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措施。本论文研究的结论如下:(1)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人口的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与教育接纳性不足之间的矛盾,制度性原因是导致城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因素。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的原因,又有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既有城市教育财政状况的原因,也有管理者思想观念的原因,甚至于农民工自身思想观念都存在一定的原因。(2)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分离的二元化社会结构,不仅累及广大农民,更加直接危害到他们的下一代,尤以城市农民工子女为甚,在城市中无法和城市儿童享受同等法定义务教育权利。(3)目前的市场经济时代,尤其是在我国农村逐步推行税费改革以后,义务教育“分级管理”体制弊端日渐凸现。《义务教育法》第八条规定:“义务教育事业,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学龄儿童的入学由其户籍所在地的政府负责,农民工子女没有流入地户籍便被拒绝在城市的公办学校之外,这种条块分割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成了流入地政府不愿意无条件接纳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法律依据。既享受不到流出地政府的财政补贴,又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城市的教育管理部门只对本地区的户籍人口负责,而推卸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职责。(4)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它涉及到社会制度、财政制度、教育制度、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因此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中加以解决,以制度化的形式把国家的有关政策固定下来,从制度改革和创新着手,增强政策的实施效果,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权利。在逐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消除城乡二元化管理体制、还原农民工平等的国民待遇、逐步改善其弱势地位的基础上,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打破城乡界限,消除教育歧视,实施全纳教育,促进国家有关政策的有效落实,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完整性原则和与时俱进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