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体经济是立身之本、财富创造根本源泉,国家强盛的支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现实体经济现代化,首要促进实体经济创新体系的现代化。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造业是发展实体经济的重点,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难点。制造业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对我国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的高投资回报率特性,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涉足金融行业,配置金融资产,出现“脱实向虚”的发展趋势。企业金融化给经济实体带来很大的发展不确定性,从微观层面研究金融化对创新的影响,引导创新要素向创新主体聚集,对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推动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数据的观测期选取2009—2018年。首先采用预防性储蓄理论、创新理论和融资约束理论分析制造业金融化对创新的影响机制,由此提出理论假设。其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制造业金融化对创新的影响,并且设置交互项进一步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和企业融资约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最后,为了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加入控制变量的方法对以上的研究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整体而言,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金融化行为对企业创新活动起到积极作用。具体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有效抑制企业投机动机,增强企业金融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高融资约束会增强企业的投机动机,削弱金融化对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结论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优化金融市场供给体系,提高金融业的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创新的蓄水池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水平稳步提高。进一步推动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稳步扩大期权期货以及衍生品市场、规范债券市场以及私募市场发展。(2)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成长土壤。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金融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征信评价体系,打造和谐的信用环境;转变行政观念,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治理水平。(3)多主体联动,缓解企业创新过程中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政府部门应该对相关的创新企业予以政策扶持,例如税收优惠、财政补助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市场主体的需求;完善创新投资项目的信息披露平台,突破信息不对称的局面,为创新企业提供便利。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度配置金融资产。正确看待金融化与创新的关系,积极关注自身所处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差异性,在保证内部现金流基础上,切实考虑自身的特征、综合判断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机调整金融资产。